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高原(24)新藏线第八天,到三十里营房

(2018-03-09 19:29:28)
标签:

旅行

自驾

新藏线

红土达坂

三十里营房

分类: 17湘皖鄂鲁浙川藏新甘黔埃约以

穿越高原(24)新藏线第八天,到三十里营房

628日

今天开始走新藏线最困难的一段了,从日土到三十里营房约587公里。

从整个新藏线来看,过了日喀则后便开上了海拔4000米的阿里高原地带,在过了班公错后就更是一路攀高,还有在5000米左右的海拔上行驶的一段路。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C/rBABqVqibGaEBhWFAAAAAIZYeZY487.jpg/1010

今天我们就要经过这段长约300公里的5000米海拔路,这也是一段历来谈虎色变的路,在这段路上,曾经倒下了很多开路的行路的。

公路将要经过多玛乡、红土达坂、松西达坂、界山达坂、死人沟、甜水海、奇台达坂、红柳滩和康西瓦达坂。

在这段路上,按照新疆的习惯,将“山口”改为了“达坂”。

并且还有一个令人担心的情况,就是在今天近600公里的路上,只有一个加油站,如果加不到油,就会......。

 

早晨,加满了油,出发。

还是先经过班公错,来到09年曾经到达过的位置。

砂石路变成了柏油路,915公里变成了933公里,原来路边的崖壁也由于道路的拓宽而被削除。

当然了,湖水依旧山岭依然,人类的再浩大的对自然改造,恐怕也不至于将这里打造得面目全非。

http://pan.xici.com/group5/M03/20/E6/rBABqFqibGeEaGpmAAAAAEo_NjQ949.jpg/1010 

离开班公错,往东约25公里时,看见路旁有一带风景,便停车下去看看。

从地图上得知,这是卡易错。

湖边有大片的滩地,滩地上黄绿白相间。

 

http://pan.xici.com/group4/M00/1D/AC/rBABp1qibJiEPJ0OAAAAAA1ee0s445.jpg/1010

绿色的是草地,虽然眼下已是6月底,可是草色尚在黄绿之间。

http://pan.xici.com/group4/M01/1D/D6/rBABplqibJOEUXapAAAAAMTyJPA074.jpg/1010 

再往前走,便是大片的草甸,一汪汪的水蔓延在凸起的草甸之间,需要看准了一步步的跨越而过。

http://pan.xici.com/group4/M01/1D/D6/rBABplqibJaEOnLEAAAAAPboU6s883.jpg/1010 

来到了湖边,这里又变成了大片的盐碱,白花花的滩地围绕着卡易错。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C/rBABqVqibJOEHihgAAAAAPX_IpQ168.jpg/1010 

在卡易错的对岸,有泛红色的山体突出,参差陡峻,完全不同于其附近的那些山。红山倒影水面,其状甚美。

http://pan.xici.com/group4/M01/1D/D6/rBABplqibJmEG2WCAAAAAEu33DE285.jpg/1010 

前方是阴霾的天色,可是身后却是蓝天白云。

回转身去,又是一番全然不同的景观。

http://pan.xici.com/group4/M00/1D/AC/rBABp1qibJeEYqbNAAAAAK8RgsY402.jpg/1010 

同样是水面的倒影,可是会产生另一样的感受。

http://pan.xici.com/group4/M01/1D/AC/rBABp1qibJeEev3gAAAAAOndDXQ125.jpg/1010 

高原的天地,变化无穷,转身之间便是两般景象。

http://pan.xici.com/group4/M01/1D/AC/rBABp1qibJSEQQ6LAAAAADz8WSU732.jpg/1010 

继续往前行驶,又看到了大片的白色积雪。

怪哉,怎么附近的山头上并没有积雪,反而堆积在低洼的地面?

 

http://pan.xici.com/group4/M03/1D/D6/rBABplqibUOENt4pAAAAAGxXMXI883.jpg/1010

细细一看,原来却是一层积冰,铺展在河道的一侧。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0/E6/rBABqFqibUSEQViBAAAAAPBn7vc355.jpg/1010 

再靠近一些,哇塞,好厚的冰层耶!

http://pan.xici.com/group5/M02/20/EC/rBABqVqibUOESNRYAAAAALUvYHE134.jpg/1010 

我还没有见过如此大面积的平坦冰层,厚冰足足有2米多。

http://pan.xici.com/group4/M02/1D/AC/rBABp1qibUWEe6tFAAAAAAQpTPU487.jpg/1010 

眼下已是接近高原最热的季节,可是按这冰层的厚度来看,应该是常年不融消的。

http://pan.xici.com/group5/M02/20/EC/rBABqVqibUWEXXSOAAAAAHhNRmU825.jpg/1010 

前方就是日土县的多玛乡,也是这一段途中最大的居民点。在这里要进行安检,还要再次将车子加满油。

在加油站见到了一位骑摩托车去新疆的骑手,为了通过下面几百公里无油可加的路段,他要专门去公安局开证明,才能将携带的油桶加上汽油。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C/rBABqVqibbSEevzmAAAAAJbpwrE316.jpg/1010 

从多玛乡往北后,海拔就不断的升高。

到达了这次穿越高原中最高的山口——5380米的红土达坂。

这里有两个标注相差2米的海拔牌子。

也许原来的公路是5380米,当公路改造后,被降低成为5378米。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C/rBABqVqibfOES4uvAAAAAAghGxA189.jpg/1010

无论如何,这是我双脚踏在地面的有史以来最高处。

再腾空跃起,那就达到了5381米。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C/rBABqVqibfSEdqD-AAAAAGda1tc572.jpg/1010 

再往前十几公里,又是一个5248米的山口。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C/rBABqVqibfGEZLLoAAAAANcPWbg706.jpg/1010 

从松西达坂往前,一路下坡后,前方便是波光粼粼的龙木错。

 

http://pan.xici.com/group4/M01/1D/AD/rBABp1qibueEQJjfAAAAABB8sgQ447.jpg/1010

公路往左,绕过龙木错。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0/EC/rBABqVqibuqENt48AAAAADCPSLQ515.jpg/1010 

这一带高原上有很多的湖泊,常常会一错再错。

过了龙木错是松木西错,过了松木西错又看见了紧靠着公路的泉水湖。

很奇怪,在湖水里居然还有几间被淹没了半截的房屋。

也许,是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湖水上涨之后的结果。

http://pan.xici.com/group4/M02/1D/D6/rBABplqibuqEGFrZAAAAAA5oMss411.jpg/1010 

这里也是出藏进疆的检查处。

离开泉水湖,前方竖立着一座门楼,上面的文字模糊不清,估计应该是“新疆欢迎你”之类。

离开西藏,进入新疆的地界了。

路边,一位骑行新藏线的哥们在休息。单车新藏线,是比川藏线更严酷的挑战。

路边,一道刀片铁丝网在延伸。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7/rBABqFqib6aECDovAAAAAFgHYd0715.jpg/1010
说来奇怪,从西藏到新疆的近200公里的路右一侧,延绵不断的拉开了铁丝网。这种圆螺旋展开的刀片铁丝网,可是比以往那种平面刺状铁丝网更具有现代军用的模式。一路经过时,还可以见到正在安装铁丝网的施工现场。

可是,这样的铁丝网是为嘛用滴?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7/rBABqFqib6iEX0xuAAAAAJwf9vs114.jpg/1010 

一群藏羚羊被阻挡在铁丝网的那一边。

似乎是为了防止藏羚羊越界流窜。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0/EC/rBABqVqib6iENdoDAAAAADHtHqk286.jpg/1010 

藏羚羊显然是属于藏区的,可是骆驼却显然是属于新疆的。

远离了藏羚羊,骆驼出现了。

有比藏羚羊庞大很多的身材.它们满不在乎的大摇大摆横穿公路。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0/EC/rBABqVqib6iEWRZDAAAAAFogERs573.jpg/1010 

走向更符合它们身份地位的黄色沙山。

http://pan.xici.com/group5/M00/20/EC/rBABqVqib6mEUwuNAAAAAGAjd14521.jpg/1010 

沙山的后方,是连绵不断的雪峰。

这一带,是喀喇昆仑山脉。

http://pan.xici.com/group4/M01/1D/AD/rBABp1qibumEfQV9AAAAAK21Ki8266.jpg/1010 

变化无常的天,又开始降雨了。

云层低垂,很清晰的看见白云是怎样变为了雨水降落地面。

http://pan.xici.com/group4/M01/1D/D6/rBABplqibueEeep7AAAAAEUeLdg833.jpg/1010 

好在2014年完工后的新藏公路是全程黑色路面,再也不用担忧雨水对于行驶的干扰。

http://pan.xici.com/group4/M02/1D/AD/rBABp1qibuiEcgBEAAAAALOX1Vg412.jpg/1010 

从泉水湖到界山达坂及其以后的一段,属于无人区。

辽阔无垠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山峦,其间只有这条公路上流动着生命。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6/rBABqFqibfOEMN9QAAAAANAeneA245.jpg/1010 

过了界山达坂,前方有一段峡谷,这段峡谷原名泉水沟。

传说中,有一支从新疆进藏的先遣部队在这里扎营,但一夜之间因高原反应而全军覆没,于是就将这段峡谷改名死人沟

有人说这里是新藏公路上最容易让人出现高反的地方。哪怕你再健壮,可以躲得过麻扎、躲得过黑卡、躲得过康西瓦、奇台、躲得过甜水海,却无法躲过在死人沟里尝一尝高原反应的滋味,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生。

虽然是些传说,可如果是从新疆进藏的话,由于海拔急剧升高,也确实是太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我就看见有车里没力气下来进行安检的游客。

再往前,经过一处其实水很难喝的“甜水海”后,便是5170米海拔的奇台达坂。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C/rBABqVqibfCEFrD2AAAAAEqY-ds464.jpg/1010 

从奇台达坂往前48公里,便是大红柳滩,这里也是行走新藏线时的食宿点。

继续前行62公里,就到了4269米高的康西瓦达坂。

http://pan.xici.com/group5/M01/20/E6/rBABqFqibfSEHXvMAAAAANESvYY619.jpg/1010 

这一带的无人区属于阿克赛钦地区,在康西瓦达坂附近还有个烈士陵园,是为1962年中印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修建的

从康西瓦达坂继续往西75公里,就到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也是新藏线上从日土到叶城之间最大最热闹的所在——三十里营房。

从这个地名,就可以揣测和联想到很多了。

不过这里除了营房,还有很多的饭店小宾馆,不过信号极差。

我们这车算是到得早,便在和煦的阳光下,看着后来的车一辆辆的驶过街道后停在各家宾馆的门前。

今天的行驶,比预想的顺利了很多,路况好得离奇,算是从雅安离开高速公路后最好的一段路,普通家用车可以无忧通过,今天就有一辆京P车一直在尾随着。

就连一直很担心的长距离高海拔行驶,也没有对我们造成任何的影响。

看来,我们已经很适应高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