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西半程记(三)壤塘寺院

(2016-11-05 20:17:57)
标签:

自驾

川西

壤塘

曾克寺

棒托寺

分类: 16琼粤赣滇浙蜀青豫晋、菲、斯

川西半程记(三)壤塘寺院

我们来到了阿坝州的壤塘县。

壤塘相对于隔壁邻居的色达,可谓很不知名。国道不经过壤塘,省道也不经过壤塘,前往壤塘的旅行者更是寥寥无几。

可是壤塘的面积很大,比江苏的扬州地区还要大。

但是壤塘的人口极少,在这么大的面积里,只居住了4万人。

不过,壤塘虽然没有五明佛学院那样规模的佛教中心,可是也有颇具特色的寺院。

 

曾克寺

曾克寺位于前往壤塘县城的公路旁,远远就能看见那高耸的如同碉楼一般的四座佛塔群。

曾克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塔高耸雄伟、构造独特,周围还成群结队1108座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各色彩塔,相互辉映,蔚为壮观。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B1/rBABp1gdymmEG2nNAAAAAA0Xgc8494.jpg/1010

寺院沿着公路边建起了一溜的小白塔,正好走出来一群小和尚,他们一身红袍,与洁白的塔群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DA/rBABplgdymqEctqaAAAAAJkPk8g533.jpg/1010曾克寺共有四座九层佛塔,有的通体洁白,有的则是分层上色,有的佛塔还在最高一层往外增加了一圈廊道,可以在高高的第九层上转经。

这样碉楼形状的佛塔,可是第一次见到。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DA/rBABplgdym6EBW6KAAAAAM7HEQ4844.jpg/1010当下的寺院,都修建得很气派,除了金光灿灿亮瞎眼的屋顶,还有颜色鲜亮的外表妆扮。

一位僧人,正在将门前的几座小佛塔各自刷上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B1/rBABp1gdymyEb3fvAAAAAOnIA2w975.jpg/1010 

时间正值中午,寺院旁的一所小学放学,孩子们蜂拥而出,手上捧着快餐面和饮料水,这就是他们的午饭。

这很有点令人咋舌,能够用这样的食品来充当日常的午饭,是经济条件好还是不得不如此?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B1/rBABp1gdym-EKz4sAAAAAIGAWFg064.jpg/1010孩子们并没有先忙着开吃,而是首先涌向了转经筒,将圆筒推动的一个个滴溜溜的旋转。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DA/rBABplgdymyEQaLvAAAAANCkSRA986.jpg/1010 有些感慨,套用很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信仰要从娃娃抓起”。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B1/rBABp1gdym2EEnKrAAAAAFPanuY845.jpg/1010 当娃娃还在妈妈的背上时,就日复一日的看着转经筒的旋转,当孩子从一记事就将尊佛成为日常的习惯,信仰也就潜移默化渗透心灵。

觉得,XX主义还得向藏传佛教学习,免得教化灌输多年仍然还免不了许多人被开除贬为平民。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B1/rBABp1gdym6EHQzpAAAAAMDjihI641.jpg/1010 孩子们开饭了,佛堂里的喇嘛们也要开饭,除了糌粑酥油茶,惊奇的发现,他们也给每人派送那些饮料和小包装的食品。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DA/rBABplgdym2EbQl2AAAAAM_FjQ4567.jpg/1010 

生活的平凡,与宗教的神圣,混同和谐共处。

换句话说,也就是处处皆要“与时俱进”罢了。

http://pan.xici.com/group4/M03/91/B1/rBABp1gdymqEOzFfAAAAAJVZnzE323.jpg/1010 

财神坝

近年来,常常有一些很不为人所知的小众景点在朋友圈里被转发,还往往会使用上一些极其赞美的语言来吹捧——“人迹罕至”、“最后的香格里拉”、“神圣的秘境”等等等等,让人心驰神往。

壤塘境内也有一处被网络所宣扬,那里被称为“财神坝”。如此汉化的名称,如此符合当今人所追捧的偶像,居然会落户在如此偏僻的小县?

据网上介绍,这个“财神坝”原来就是中壤塘乡一带,也正好是我们预备前往的地方。

从县城出发,要翻山前往中壤塘,路过海拔3920米的九道拐山口。

在山口处停车,这是我们进入川西后遇见的第一个山口,山风猎猎,经幡招展。

 

http://pan.xici.com/group5/M03/92/7A/rBABqVgdyzuELUYtAAAAAGQcrME001.jpg/1010
过了山口,便是海拔陡降的山坡,公路如同艺术体操的飘带,在山坡上抖动出一连串的之字形。

所谓的“九道拐”,便是眼下的盘山公路,拐来拐去哦。

http://pan.xici.com/group5/M03/92/74/rBABqFgdyzyEC327AAAAAOVZAUs566.jpg/1010 到了中壤塘乡,公路边有处观景台,正好俯看山脚下的河水与谷地上的村寨。

http://pan.xici.com/group5/M03/92/7A/rBABqVgdyz6EX970AAAAAJA7NKc141.jpg/1010 在下方的那一片建筑里,土黄色的是藏民的老式民居。而附近那红彤彤屋顶的便是藏民新村。

http://pan.xici.com/group5/M03/92/74/rBABqFgdyz-Edo00AAAAAENucZ0881.jpg/1010 传统的藏族民居,皆是平顶,可以方便晾晒各种东西。

如果换成尖顶的形式,虽然更加防雨和好看,可是却失去了晾晒的功能。

http://pan.xici.com/group5/M03/92/7A/rBABqVgdyz-ERo01AAAAALQY8c0628.jpg/1010 后山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经幡小旗。

http://pan.xici.com/group5/M03/92/7A/rBABqVgdyzuEXCctAAAAAEGyGOM520.jpg/1010 村旁的白塔基座上,摆满了石刻的六字箴言。

是佛的眷顾,还是如此的好水土,这里才有了“财神坝”的美誉?

http://pan.xici.com/group5/M03/92/74/rBABqFgdyz2EQVzCAAAAAMPLZQM268.jpg/1010 观景台上还有两位藏族姑娘,秀美的长发,时尚的打扮,让人很难与这极偏僻的地方产生联想。

http://pan.xici.com/group5/M03/92/7A/rBABqVgdyz2EK1ESAAAAANy0D4s691.jpg/1010 看着眼前的景致,想起网上的照片,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实,并不是地理景色的不同,而是由于季节、时间、天气、光照等条件的差别,使得大地的颜色、光影的照射很不一样。

所以,不要以为到了同一个地点,就会有同样的照片。

 

觉囊三大寺

从中壤塘乡往东,有很大的一片寺院群,这里便是觉囊派三大寺庙

所谓的觉囊派,便是主张以“他空见解释时轮的藏传佛教中的一个派别。据度娘说:觉囊派与被视为正统的格鲁派的主张完全对立,因此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排挤。觉囊派自称它的教义是直接来自印度的,它的其它教理和教法大多来源于萨迦派,所以觉囊与萨迦在观点上较为接近。

如此玄妙的宗教说法,很是令人头昏脑涨不知其奥妙所在。

虽然没有觉晓“觉囊”,但知道了三大寺是藏洼寺、确尔基寺泽布基寺

可是,在这么大的一片寺庙建筑里转了半天,也没有清楚哪栋建筑属于哪个寺。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A/rBABqVgdy_OEd55aAAAAANNMOZ4090.jpg/1010

只知道,佛堂里的装饰好好漂亮哦!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A/rBABqVgdy-6ETJqKAAAAAE_5mAA379.jpg/1010 锦缎经幡的制作好好繁琐哦!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4/rBABqFgdy-6EBEPCAAAAAA0cpvI690.jpg/1010 悬在天花顶上的坛城好好亮眼哦!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A/rBABqVgdy_CEWFcNAAAAAH3QPLc383.jpg/1010 最好的就是,佛堂任由我们的进出与拍照,完全不同于很多寺院的严格禁止。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4/rBABqFgdy_CEPJptAAAAAOPoMsY202.jpg/1010 佛堂里,跌宕起伏的诵经声不绝于耳,和尚们专注的神情令人印象深刻。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A/rBABqVgdy--EHPk2AAAAAFi8DbI478.jpg/1010 佛堂外,小娃娃也在端坐着朗诵眼前的经书,就像在朗读语文书。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A/rBABqVgdy_GEbKafAAAAABJLQEU726.jpg/1010 更有很多的民众,聚在佛殿的周围,聆听那经文的天籁之音。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4/rBABqFgdy-6EYzdDAAAAAPDyJuY840.jpg/1010 面对如此悠久的传统,面对如此庞大的体系,作为一个普通的信徒,其实也无需了解什么“觉囊”,只要顶礼膜拜,便万事如意。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4/rBABqFgdy_OEIReJAAAAAAk9Vms888.jpg/1010 在高大的建筑墙壁下,人成为了陪衬;在崇高的信仰体制下,人变得很渺小。

http://pan.xici.com/group5/M02/92/7A/rBABqVgdy_KEHUcWAAAAAOr20No159.jpg/1010 

 

棒托寺

位于壤塘县城东北32公里处,有一个棒托寺,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意思就是这寺庙周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古刹经幡猎猎,香客络绎不绝。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A/rBABqVgdzMeEKYpEAAAAALiNhv8464.jpg/1010
这棒托寺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珍贵处在于寺院的佛塔群。

棒托寺有32座佛塔,其中最古老的建于1427年(明宣德年)。佛塔均为正方形塔基,瓶肚形塔身,十三轮塔刹。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5/rBABqFgdzMeEHSDRAAAAAOBAac8851.jpg/1010

除了佛塔,寺院里还珍藏有石板经书,这些石刻大藏经刻于明清时期,分《甘珠儿》和《丹珠儿》2部,用50余万片石双面刻成,依照经文顺序堆放,占地620平方米,高11米。

据称这些石板经书是藏区最完整的石刻藏经,也是全国数量最多的石刻藏经堆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A/rBABqVgdzMqEI9eXAAAAAFf5Y8I972.jpg/1010 虽然棒托寺地处偏僻,可还是有前来转经的藏民信众。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5/rBABqFgdzMeEOd_UAAAAAExBLg8974.jpg/1010 在佛塔的外围长廊里,转经筒一个接着一个。

经筒每旋转一周就如同颂念经文一篇,可称为普及型的诵经压缩版。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A/rBABqVgdzMeECi27AAAAAL7eplU254.jpg/1010 旋转的经筒,带走了日月光阴,也带走了他们的人生。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5/rBABqFgdzMmEUw0NAAAAAA6mT6o968.jpg/1010 经筒在年复一年的旋转,总有不变的身影在恒久的推动。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B/rBABqVgdzMuEbWTYAAAAAM7kTno005.jpg/1010 无论经筒旋转得多快,可佛的身影却永远清晰在心中。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5/rBABqFgdzMmEWUX9AAAAAMbXx-A350.jpg/1010 大殿门前,力士威武,他看人来人往,他看花开花落,他看四季轮回,他看人间变幻。

待到他影像模糊时,便会被重新描绘上色又是焕然一新。

http://pan.xici.com/group5/M01/92/75/rBABqFgdzMuEcuDuAAAAAMpftDs868.jpg/1010 

当晚住在壤塘县城,平安的朋友热情招待。我们也了解到明天要去的色达的最新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