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医堂张绍才】哮喘的寒热鉴别——温热性哮喘研究②

(2016-07-09 09:41:08)
标签:

孔伯华

孔伯华学院

孔医堂

张绍才

孔子后裔儒学

分类: 中医辩证

【孔医堂张绍才】哮喘的寒热鉴别——温热性哮喘研究②

张绍才

 

伤寒性质的哮喘和温热性质的哮喘,因为病因不同,其治疗方式就截然不同,因此,临床必须认真辨证施治。

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咳嗽痰稀,甚则夹痰沐,咯之不爽,眩晕呕吐,舌苔白而滑,脉象弦滑,当属伤于寒性的哮喘,为寒饮积聚。

头胀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嘶,痰如泡沫或如黏胶,气急不得卧,额汗淋漓,咽痛咳喘,常以睡醒时发作,舌苔白滑而厚,或黄白相兼,舌尖红绛或红刺,脉象浮滑或滑数,属温热性哮喘,为痰热蕴结。

以上寒温比较,温热性哮喘为咳喘时额汗淋漓,睡醒时(午睡后、夜半时、晨起时)更易发作,吐白沐粘痰为辩证要点。若属寒证哮喘,前人论之甚详,此不赘述。

温热性哮喘病因在于温与热。内有郁伏之热,蕴结之痰,外感温邪之气。温邪,为六淫之气,人感触化为温热时邪。外感温邪治疗不当而化热,或清解未彻底而滞留热邪。温亲其累,内有伏热,加之外热,两相焦灼,反复发作。

叶天士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病邪在表,哮喘症状肺经多见。酿成温热性哮喘往往都在痧疹、百日咳、乳蛾之后。痧子成喘,乳蛾成喘,临床处处可见;另有嗜饮肥甘,临睡饱食,易于积热成痰,种下温热性哮喘的病根。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