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我省著名老中医段成厚先生

(2015-09-09 13:32:57)
标签:

健康

孔医堂

四大名医

孔伯华

文化

中医有道成佳话厚以载德济苍生:访我省著名老中医段成厚先生

时间:2015-08-18 17:28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市场导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我要评论 A+ A-

1 中医段氏成厚谦仙风鹤骨童子颜心系家国传承事妙方济世德为先 初见段老先生,矍铄中透着亲和,眉宇间有一份淡定。尽管略有些耳背,却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顺畅。而其清晰的思路,条理的表达,合理的建议,恰当的补充,让你瞬间就体会到了一个老中医多年来对待身边人养成的习…

http://www.sxrb.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15/08/18/322427_500x500.jpg

段成厚

http://www.sxrb.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15/08/18/322428_500x500.jpg

http://www.sxrb.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15/08/18/322429_500x500.jpg

http://www.sxrb.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15/08/18/322430_500x500.jpg

        1 中医段氏成厚谦仙风鹤骨童子颜心系家国传承事妙方济世德为先
    初见段老先生,矍铄中透着亲和,眉宇间有一份淡定。尽管略有些耳背,却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顺畅。而其清晰的思路,条理的表达,合理的建议,恰当的补充,让你瞬间就体会到了一个老中医多年来对待身边人养成的习惯——言必达意,诊必达心,知无不言,嘱无不周。面色红润,吐字清晰,岁月勾勒的沧桑,仿佛是他对中医人生的注解一般,丝毫不见七旬老者的迟暮之态,反而有着孩童般的青春气息。让我们也更感兴趣,他究竟是如何保养和调理身体的,更希望在交谈中寻找到想要的答案。
    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段老始终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师古而不泥古。遣方用药,挥洒自如。自创桃苏饮等方剂,先后攻克麻疹合并肺炎大叶性肺炎、猩红热、中毒性痢疾高热惊厥的疑难重症。又对肾炎、紫癜等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经过长期对临床经验的总结,达到辨证准确、药到病除,自成体系。
    段老先生因势利导、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变迁,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症开始逐年增多,段老又钻研这些病的病因病理,提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重视脾胃、调补肝肾、活血补气、祛痰泄浊,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症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使众多患者的病情得以治愈或控制。
    2 百家小儿得恩惠千位患者重开颜若可悬壶济苍生何须摇幡挂门前
    1992年,段老先生撰写的论文被世界中医学大会收录,受邀到新加坡参加大会,并在大会上进行了题为“中医如何走向世界”的专题发言,受到广泛好评。大会之后还应邀为当地病患诊疗,段老以精湛的医术和神奇的疗效让外国人心服口服。中医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一时传为佳话。可以说,从那时起段老先生就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医要想获得更高层面的认可,就必须在更好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2年,段老受邀前往北京孔医堂出诊。受邀之初,家人并不赞成,毕竟段老当时就已是70多岁的高龄。两周一次的往返,加上旅途劳顿,对于这样年纪的老人来说,无异于是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挑战。但段老并不理会这些,他认为这次受邀是对自己医术的肯定,更是对山西中医的认可,也是病患的需要,对于弘扬山西中医,弘扬中医文化都是有益的。同年10月,段老正式在孔医堂出诊。为了照顾段老休息,医馆提出限号。但每日出诊,总会有挂不到号,需要加号的情况。即使会感到疲倦,但段老从不拒绝。他说“医生不能拒绝任何一个需要自己帮助的患者,更何况很多人是从外省甚至是国外赶来,多看几个,不碍事”。医者父母之心,可见一斑。几年下来,经由段老之手重获健康的各地患者成百上千,更有很多久治不愈的病患经过段老的妙手回春,逐步康复。他在治疗中毒性痢疾、哮喘、腺样体肥大、各种急性炎症而致的高热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起效快,治愈率高,也让他在京城成为享有盛誉的名医,全国各地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
    说起段老就职的孔医堂,那在全国可谓是声名远播。孔医堂是基于孔伯华医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倡导“经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国际”相结合的理念,旨在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并丰富其内涵。依托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项目,搭建以北京名老中医、京城四大名医的传人和后人为主导的诊疗和传承平台,同时,引导人们从这里读懂中医,传承中医文化精神,开启中医文化窗口。在传统中医门诊的同时,发挥老专家资源,注重临床实践和师带徒形式,培养了大批年轻实干人才,同时倡导公益教育和公益服务,为广大民众提供服务。
    目前,孔医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产品研发以及文化教育三大板块,在北京拥有中医机构四家,一家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和一家学院,是国内最大的传统人文医馆之一,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往,段老也是那里最忙碌的老中医之一。
    段老在京城从医不仅叫响了晋医国术的名头,更将山西在中医界的地位进一步夯实,证明了山西的中医学术,在获得了业界和市场同步认可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适用前景。
    3 艳阳总当成夕照牡丹终要护花田半世心血传来者唯盼后人承夙愿
    段老爷子的女儿虽然没有能够继承医学事业,但是却也在他的影响下浸淫中医文化,充当起了家族中保留各类膏方文献、记录段老平生钻研和传授医道过程里点滴变化的角色。她拿出一方鎏金铜铃告诉记者,“这就是过去游方郎中走街串巷、济世救人的物件。应该有百年历史了。过去铜铃一响,人们就知道有大夫来了。那里面有祖上从医的故事,更有一种无形的家训在传递中继承和发扬,所以这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了。”小小一方铜铃,代表着一个中医世家历经的风雨和医道传承。
    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太原,段老先生最为挂念的就是自己的外孙女。“不光是因为她是我学术理论上的传人,更因为她们这一代人代表着中医、代表着山西中医的未来。她们这一代才是中医未来的希望。她们能把山西中医发扬光大,把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说到继承,段老先生对于晚辈们还有很多的希冀。他也经常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把外孙女叫到身边“手把手”地将自己的心得和经验告诉她。外孙女自幼师从外公,耳濡目染、自然也比身边的同窗更有机会接触到中医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医诊治过程中的“神奇”。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中医之花也在外孙女的心中 “生根发芽”。每逢假期,她都会跟随姥爷出诊在侧,眼观手记,“那成了她假期中最快乐的度假经历”,也培养了在中医学习过程中最难得的兴趣和耐心。段老爷子每每看到外孙女就多了一份“喜悦”,“那里有血缘亲情的温馨,更有国术家业继承的慰藉。”2011年,外孙女不出意外地考入了山西中医学院中医系,更是让段老喜上眉梢。如今,即将毕业的外孙女还将继续深造,而她和姥爷两代人间的“中医情缘”还将继续,他们家的中医故事还要延续下去……

    4 中医之道是方道欲成务须把心潜不可焦躁好高远常怀初心路亦宽
    段老先生所以成名,源于师承、学贯中西、基础坚实、功底深厚、享誉三晋,全国各地慕名求医者甚多。如今段老年事已高,但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虽白发盈首,仍在医疗第一线为民众解决疾苦,乐不知老,仍然为中医临床的发展、中医优势的挖掘,不断的努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中医的很多膏方和经验,需要被重视和保护起来。那都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医人呕心沥血的成果,更是老先生们毕生心血的凝结。很多的方子都是经过了实际病例多少次检验后的宝贵财富,是西医无法比拟的。我们要重视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现在之所以还能为大家所认可,也正是因为当初我潜心学习了中医的理论和经典,并耐住性子好好地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方法,形成经验的。中医之路不平坦,需要后来者和年轻人们戒骄戒躁,从内心中去热爱和投入。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要有一份对于中医和山西的责任感,要以中医的文化推广作为己任,用中医的神奇疗效作为走出山西、走向世界最好的方法。这需要从现在开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中医的春天还是来了!”
    对于段老先生的医术和医德,与他合作多年的孔医堂董事长孔令谦先生最有发言权了:“段成厚老先生七旬之际应我们诚邀来京城、到孔医堂出诊且广受欢迎和好评,实在是难能可贵。我个人以为,他高龄之际,壮心不已,为弘扬山西中医,让全国了解晋医,其境界之高、精神之诚、品质之贵,实为难得。他出诊中,前往孔医堂就医的大部分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海归和外籍人士,也不乏有很多普通百姓,对此,段老都会一视同仁。当下,中医是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证明中医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是历史之必然!而这种对中医的认知窗口,正是在段老这样一批老专家的影响和感召下,在被疗效验证下,在广大人们心中播下了种子并深深扎下根。这种无形的价值和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在我看来,就段老对于中医推广和发展的贡献,其真正价值有朝一日终会被业界所认可并写进中医发展历史。”
    5 中医名家皆非凡沧海一粟医者怜段氏之事有故事铜铃一响几世缘
    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老一辈的人不是很愿意去过分赘述曾经的辉煌和兴衰,只愿意把那些岁月的情景当做是流年的记忆。唯有把“大医精诚”的祖训和济世救人的“情怀”作为无形的血液加以传承,在他们看来才是己任和份内的职守。关于段老爷子家族的经历,老人也只是拿出一些过去的手稿和残缺的典籍,寥寥几句,不愿多提。或许我们也只能从那些斑驳的手稿和暗淡的铜铃中去追寻一个中医世家的轨迹了。但就如历史一样,有些可以尘封,但终有一天要被重拾和发掘。中医的价值也是一样,就像段老先生恬淡的个性和做派一般,那里面有这般医者一贯的低调内敛,也有中医文化里的沉淀和积累。但不管身在何处,总会如落入泥土的芬芳一般:纵使风催红花散,总有如许暗香来。
    采访行将结束,段老还饶有兴致地给随行记者们“把”了一把脉,他强调:“中医最重要的望、闻、问、切四门功课是中医看病的“基本功”,但也是最重要的。把脉又是中医文化精髓的一种集中体现,是最好的经验总结和最神奇的手法拿捏相结合的诊断方式。年轻的中医们一定要把这些好的东西继承下去,把中医的“根本”继承下去。话语间的拳拳之心,令我们也很感动。随后他将调理建议和生活起居中的注意事项悉数告知。我们也在和老先生的交流中找到了我们此行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做他热爱的事情,那么他是快乐的;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通过他做的事给人传递福祉,那么他是幸福的;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让自己的所作所得给别人换来健康,那么他是高尚的;拥有这样快乐、幸福和高尚的人,他的状态理应是这样自然而令人艳羡的。”
    看着老人家挥洒自如间的坦然自若,作为后生晚辈的我们不无感慨:中医之道,是方道,也是人道,更是济世之道;中医的路,不是坦途,有过曲折,但注定将会迎来坦途……

本报记者 那如鑫 摄影记者 章大军

    段成厚
    曾师从于我省著名老中医张子英门下,侍诊左右,遍读经典,穷究医理,在亲授言传身教下,对望闻问切审证论治,施方用药经验,尽得其传。迄今已有55年中医临床经验。
    段老先生精通中医经典理论,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疗妇科、儿科、内科多种疑难病症,尤善儿科,以治疗内科疑难杂病见长,尤擅治疗肝胆、心肺、脾胃以及疲劳综合症等疾患。
    段成厚大夫在京出诊时间和地点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孔医堂望京馆
    出诊预约电话:010—64789888
    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孔医堂五棵松馆
    出诊预约电话:010—68217838
    周三上午 孔医堂展览路
    出诊预约电话:010—883675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