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阮劲平大夫谈孔老对痹症(关节炎)的辩证方药

(2015-01-01 18:29:59)
标签:

健康

阮劲平

孔医堂三里屯馆

孔少华

孔伯华学院

分类: 中医辩证

《素问·痹论篇》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行痹者,上下左右游走不定;痛痹者,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故遇寒加重;着痹者,四肢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不移。此外,《素问·痹论》还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五痹之分,并言五痹日久不愈,复感于邪,可以内舍五脏,若邪经由经络筋骨而内舍于脏则为难治之患矣!

孔老认为,今日临床所见之痹证,初起感受风、寒、湿、热诸邪均可引起,由于今人体质多为阴虚湿热之体,感受的风、寒、湿、热诸邪常从体质之湿热而化,使得相当多痹证化为湿热痹。湿热痹中,又或间夹风寒之邪。故治疗上应该寒温结合,辨风寒与湿热孰轻孰重,辛温通络药与清热化湿药合理配伍,不能急于求成。太过辛温燥烈之品应当慎用。又久病者必然伤及气血,损及肝肾,故又常兼有气血不足及肝肾亏虚之症,治疗时应该注意扶助气血,补养肝肾。

 

【基本方】

生牡蛎15g(先煎)  生石决明30g(先煎) 生赭石12g      旋覆花12g(布包)

桑寄生30g          炒知柏各10g         山甲珠15g      威灵仙10g

晚蚕沙15g          宣木瓜15g           云苓皮30g      川牛膝15g

川萆薢15g          法半夏10g           生薏苡仁30g    滑石块15g 

橘子络核各15g        血琥珀5g(同煎)

方中以生牡蛎、生石决明、生赭石、旋覆花滋阴潜降;炒知柏、川牛膝、滑石块、血琥珀滋阴降火,活血利湿;桑寄生补肾通络;橘络核、法半夏、云苓皮、生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在此基础上再加主药威灵仙、晚蚕沙、宣木瓜、川萆薢通络、祛风、散寒、化湿、除痹;山甲珠活血通痹。诸药结合通络化湿而不伤阴,久服稳妥而有效。

【加减法】

寒痹者加羌独活各3g、台乌药10g,寒甚者可酌加麻黄、桂枝、炮附片、北细辛等辛温之品。

热痹者,关节红肿热痛:于上方减晚蚕砂、宣木瓜,加金银藤30g 、青连翘10g、嫩桑枝30g。

祛风通络除痹,常选用丝瓜络1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青风藤10g、海风藤10g、老鹳草10g。

痹久阴份损伤常加生鳖甲15g、秦艽10g相伍为用,生鳖甲入血分,养阴透热兼散血分结滞;秦艽入气分,祛风通络除湿热,二者相伍,通络祛风而不伤阴血。

湿盛者可加汉防己15g、赤小豆30g、米苍术10g。

痹痛甚者可加片姜黄10g、海桐皮10g。

血虚者酌加四物,如当归10g、白芍10g、生地15g、川芎3g、丹参15g,若瘀象明显者可酌选制乳没各5g、血竭5g。

久痹入络,可酌选虫类搜剔之品如全蝎3g、蜈蚣3条、土元10g、地龙肉15g、乌梢蛇10g、蕲蛇10g、白花蛇1具等。

久痹因感寒突然加重,可用苏合香丸芳香开闭散寒止痛。

有些湿热痹症患者常常平时症状不明显,而在感冒时诱发,有风寒,有风温,孔老医案中多为风温热痹,症见恶风无汗、身痛、诸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浮滑等,治疗上如治风热感冒,常以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为主,常用方以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往往一二剂疼痛症状随感冒的治愈而消失。

【基本方】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薄荷叶5g      生知柏各10g

地骨皮10g  金银花15g  金银藤30g     青连翘10g

嫩桑枝30g  全蝉衣10g  大青叶15g     滑石块15g

秦艽10g    丝瓜络10g  鲜茅苇根各30g 条黄芩10g

热盛者可加生石膏30g(先煎) 羚羊粉1.2g(分冲)

此方实际上就是在治疗风温感冒基础上稍加通络化湿之品即可。方中金银花藤、青连翘、嫩桑枝是清热通络的主药,配合秦艽丝瓜络通络,湿重者可再酌加生薏苡仁30g、赤小豆30g、白通草5g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