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祖父诞辰130周年活动上的发言

标签:
孔伯华孔伯华学院孔令谦孔医堂文化 |
分类: 谦和动态 |
在纪念孔伯华先生诞辰130周年活动暨北平国医学院校室、陈列室启动筹备仪式上的发言
孔伯华学院 孔令谦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
尊敬的高强部长、佘靖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莅临今日的纪念活动,我代表孔伯华先生亲属、传人、和部分孔氏宗亲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
作为孔伯华先生的后人,深感荣耀,同时,也深感责任和使命重大。我时常在想,祖父的影响既是是光环,也是紧箍咒。光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紧箍咒则告诫哪些路可以走,哪些路可以探索,哪些路根本就不能走。因为,依中国人规矩,凡事皆要有个规矩准则,所谓道是可以无限创造的,而在创造的过程中有规矩准则的约定,不可以胡来。因此,我还要感恩这些年帮助我的老专家,我的良师益友,及支持我的各级政府部门,是你们的无私奉献、帮助和教导,才使我们不致出偏,取得今天的小成绩。当然,我们还要共同感恩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和广大民众留下的人文文化遗产,是这些恒久的、普遍的共同原则和智慧,充实了我们的指导思想。
我理解的中医是思想,因其最具连贯性和传统性,这是思想体现的特征。在中医发展历程中,我们总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一代哪一派,新时代的思想,必在上一时代中可以找到其渊源、线索和条理。因此中医思想,更具有其历史精神。
基于上述,为传承和发展前人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这几年我们秉承孔伯华先生“办诊务以求实效,兴教育以继传承”的学术理念,坚持以中医门诊为基础、健康服务为延伸、移动互联网为工具、文化传承为核心、创新产品为规模的发展战略,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主要开展了以下学术传承工作:
一、发展中医门诊。2005年成立第一家以传统中医门诊为主营业务的孔伯华医馆。2009年整合多方资源,在孔伯华医馆基础上成立孔医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现孔医堂在京已发展有展览路、望京、五棵松、三里屯4处连锁中医门诊机构,职工150人,年门诊量10余万人次,满足了部分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名老专家把脉问诊及传承的需要。目前孔医堂正在着手筹建宁波、南阳、济南和上海四家分馆,还连年开展了向所在社区送健康公益活动。
二、开展“治未病”服务。2013年成立了以“治未病”健康管理为主营业务的“北京上工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旨在方便群众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知识传播的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服务。在此平台基础上,依托孔伯华先生学术理论,陆续开发出针对五十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测、预防和指导的人机智能系统。与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合作制定《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员工健康规划及实施方案》,通过对员工体检报告解析、健康评估、健康指导等手段,在疾病早期预防和调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取得一定成绩,探索出一条专业机构领航、社会单位参与的共赢之路。
三、探索公益教育。2009年孔医堂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知识共享论坛,将《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采用知识共享协议发布,成为我国大陆第一部采用该协议发布的著作。我们提出的中医开放式教育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在《中国开放式教育报告》一书中。2007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成立了孔伯华名家研究室,除依托孔医堂医疗平台,培养数十名年轻医师外,研究室还联合多家京城名医室站,通过微信订阅号“孔医堂医生在线”平台、“中医师承学堂”和“中医志愿者”行动,探索公益性、开放式的师承教育新模式,目前已经有两千多名学员参加了远程学习,被《中国中医药报》誉为“手掌中的中医药大学”。在以视频平台中医频道的开发、推广和运营为主的行业项目上,与业内领军企业、教育培训机构正在积极组建新的运作模式,真正实现办一所没有围墙的中医药大学。
四、建立对外交流。中医无界,文化共享,在对外学术交流层面,这几年相继有荷兰、英国、美国一些学校定期派遣本国学生到孔医堂进行体验式学习和了解中医,近期我们还与韩国首尔医科大学、庆熙大学、大韩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的纽带关系。
五、主要工作思考。
1、中医是思想。中医是思想,不分门派只分流派。因为思想最初是共通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遂产生各流派之特征。基于这个理念,中医知识应该是共通、共享的。
2、教育突出“做人”的传承。孔伯华先生说过“只有一个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孔医堂强调中医为“大中至正”,正医首要的是正人。
3、把有限经验做无限传播。将老专家、年轻医生在临床中的实践过程记录下来、整理出来,除出版专业学术著作外,将动态部分在互联网上作为公开课进行传播,让这些有限经验不仅惠及本馆医生,还能更广泛地惠及更多的乡村医生和基层医生。
4、注重历史文化精神
我们的所有行为和实践创新,必受思想指导,惟其思想有传统、有条理、人类行为始能前后相继,有其持续性。因此,在创新过程中不忘历史,不忘过往,成就我们的共同事业。
对事业一词的诠释,孔子《易经系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对广大民众有贡献,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这才是真正的事业。中医,正是成就这一事业最好的平台。
综上,孔医堂麾下各中医门诊机构,不仅在疾病治疗上提供有效服务,还针对百姓,以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就医方面的便利和实惠上下功夫;运用民营企业的便利和灵活性,医疗运营资源实现有效配置,拓展了治疗前后的内容;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等问题,实实在在惠民;在企业探索发展的同时,担负起中医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
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洪净、孔伯华学院院长孔令谦共同启动“北平国医学院校史陈列室”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