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华影视创作素材(七)防疫
(2014-04-17 19:21:01)
标签:
孔伯华孔伯华学院孔伯华影视创作孔令谦太极教育 |
分类: 感悟随笔 |
接上文:
时逢兵荒马乱,再遇天灾,及易引发瘟疫。各地医疗资源缺乏,如发疫情则无法得到控制,很快就会流行开来,祸及一方。一九一七年,绥远,山西一带发生了鼠疫,有人描述“沿村各家各户,递相传染,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北洋政府委派北京外城官医院前往防治。杨浩如、陈企董、陈伯雅、赵云卿、曹巽轩等人率医组成晋绥防疫队前往当地,运用中药进行防治,结果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当时西医已经在和中医的对峙中占据了优势,这样的结果让世人看到了中医在防治大面积的瘟疫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次防疫工作中,孔伯华留守医院,并未参加。不过,到了次年夏秋之际,廊坊一带又发生了霍乱。孔伯华立即跟随杨浩如、张菊人、陈伯雅等人深入疫区进行防治工作。医疗队所到之处,人烟萧条,家家门户紧闭,人心惶惶。几乎户户都有人因为受到传染而丧命,哭泣之声日夜不绝,还有更多的人受到传染卧病在床。事不宜迟,医疗队立即发出告示,在学校内接诊。当时,人们对医疗队并不信任,而相信占卜,宁愿留在家中等死也不愿前往就诊。孔伯华等人忧心忡忡,知道只要略一耽搁,就会有更多的病人命丧黄泉。他提议医疗队要亲自深入各村各户进行宣传,送医上门,向人们宣讲防治之法。这个策略非常成功,在看到有人成功获救之后,人们的疑虑被打消了,竞相前来求治。
经过观察,医疗队辨明霍乱发生的缘由,除了气候原因和饮用的井水受到污染外,还与当地人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中医辨证属于湿热霍乱或饱食霍乱。经过医疗队数日不知疲劳的对症下药治疗,不少人转危为安,疫情得以控制。
从疫区归来后,孔伯华与同仁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合著了《传染病八种症治析疑》十卷。此书一直是中医治疗各种传染病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参加防疫工作是一种难得的锻炼机会,孔伯华也得以同曹巽轩、杨浩如等名医进行合作,学习他们如何用明察秋毫,辨证论治。同时,民间医疗条件之差和医疗资源的缺乏,也让他心痛不已。倘若百姓能够对卫生保健知识有所了解,当地又有足够的医疗人才,或许类似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这次经历为他日后大力兴学,致力于培养中医人才埋下了伏笔。
前一篇:孔伯华影视创作(六)外城官医院
后一篇:孔医堂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