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父治疗泄痢经验

(2013-07-25 13:45:45)
标签:

伯华中医

孔医堂

孔医堂上工坊

孔少华

张绍才

健康

分类: 中医辩证

泄痢(文 阮劲平 张绍才)

泄泻和痢疾都是以腹泻为主的疾病,一般泻下稀薄而爽利的叫泄泻,泻下粘滞不爽,中带肠垢的叫滞下,滞下而有脓血的叫痢疾。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1.急性泄泻

外感寒湿者,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泻下清稀粪便,腹痛肠鸣,身体困倦,舌苔白,脉浮者,藿香正气散加减。

暑湿天腹泻兼有湿热阻于肠间,恶寒、发热、兼有痛泻肛热者,则用藿香正气合用香连丸、银菊散、或葛根芩连汤六一散加减。

【基本方】

鲜藿香20g  紫苏叶5g  小川连5 g 云茯苓30g

大腹皮10g  六神曲10g 广木香5g六一散15g

青竹茹15g  金银花15g 杭菊花10g

此方以藿香、苏叶芳香化浊,黄连解毒燥湿,木香、腹皮理气导滞,六一散、茯苓利湿止泻,金银花、菊花解毒散邪,竹茹、神曲和胃,诸药合用,共奏化浊止泻之功。

感受寒湿,大便泻下,腹部冷痛,喜热饮食,手足不温者,苔白,脉细而迟者,当以温中止泻。

【基本方】

赤石脂10g   肉豆蔻10g   伏龙肝15g  化橘红10g

砂仁5g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方中赤石脂、肉豆蔻温中涩肠止泻,伏龙肝温脾渗湿止泻,砂仁、化橘红温中理气燥湿,使诸药涩而不滞,共奏温中止泻之功。

孔老认为小儿秋季腹泻多为感受寒湿,伤及脾肾之阳,用上方治疗,剂量酌减,常收捷效。

 

饮食所伤,泻下酸腐,嗳腐吞酸,泻后痛减,腹痛而泻,舌苔白腻,脉紧者,保和丸加减。

2.慢性泄泻

脾气虚腹泻者,腹泻、腹痛绵绵,纳呆,面黄白,舌体胖,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象细弱者,用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常加米苍术10g 淮山药15g  芡实米15g 莲子15g 诃子10g 扁豆15g等药。

脾阳虚者,腹泻而腹部畏寒,喜温食者,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加减。肝经寒凝者加吴茱萸10g。

肾阳虚腹泻,五更泄常用四神丸加减:肉豆蔻10g 五味子3g 吴茱萸10g(伴有肾阴不足者易为山萸肉10g)  破故纸10g、赤石脂10g、伏龙肝15g。

脾肾阳虚则以上诸方合方加减。

对于慢性腹泻,虽然有脾肾不足之象,但若患者有湿滞肠间者,仍须用导滞行血之法,用药如木香、莱菔子、炒枳壳、当归、白芍等。

3.痢疾

高热而利,下利肠垢,白多红少,里急后重,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湿热滞留肠间,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

【基本方】

粉葛根10g  条黄芩10g 川黄连5g  白头翁10g

生黄柏10g  秦皮10g  金银花15g  杭菊花10g

广木香5g    大腹皮10g 

方中黄芩、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解毒燥湿、凉血止痢,葛根解表退热,银花、菊花解毒散邪,木香、大腹皮理气导滞,诸药合用,可达解毒止痢之功。

湿滞肠间,故大便时粘滞不爽,便下肠垢,若后重气滞重者,当加用导滞之品,如炒枳壳10g、槟榔10g、莱菔子10g,甚则加大黄5g元明粉5g;如滞下肠垢脓血较重者者,必加行血之品如当归15g、白芍15 g,以“行气则后重自除,调血则便脓自止”也。

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本博介绍之所有养生方法及中医验方,并不完全适合所有人,凡属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