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辩证
(2012-06-13 18:50:47)
标签:
孔医堂中医辩证疝气中医传承杂谈孔伯华健康 |
分类: 中医辩证 |
疝气中医认为一般为肝经寒凝所致,其病位在腹股沟、阴囊内,位于腹股沟者称“小肠疝”,为腹腔内容物从腹股沟鞘状突滑出,常在用力、咳嗽、排便时挤压出来。小儿、老人常见。其症有疼痛,直立时明显,平卧突起减轻,或可以手按压退回。严重者可发生嵌顿,必须手术治疗。位于阴囊内者为“水疝”,为男性睾丸鞘膜积液或精索鞘膜积液,积液逐渐增多,按压不消失,不痛,严重者可见阴囊坠胀疼痛,站立、行走加重,平卧休息缓解,中医也称为“筋疝”或“(疒颓)疝”。另外男性睾丸炎也属于中医的“(疒颓)疝”,其症睾丸肿痛,一般也是肝经寒凝,或兼有湿热下注肝经。
《灵枢·经脉篇》云:“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大夫(疒颓)疝……是肝所生病者。”故疝气病于肝经关系最为密切。阴囊与腹股沟均为肝经所过,肝主筋,筋主收引,肝经寒凝,易发生气血凝滞,诸筋收引无力而为疝气,也有少部分为湿热下注肝经者,但以寒凝肝经为主。治疗上针对病情,多以温肝理气化湿散结为主,属湿热者宜加清理湿热之品。
前一篇:北平国医学院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