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冒预防

(2011-11-28 15:19:07)
标签:

感冒

感冒预防

孔医堂

中医预防感冒

风温

冬温

杂谈

分类: 养生知识
    感冒为常见病,从中医理论上讲,中医虽无感冒名称,但按其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当属于“风温”、“时行感冒”范畴。然由于时间地区的气候不同,人体的强弱不同,受邪的深浅不同,病情也不尽一致。一般分“风热”、“风寒”两大类。临床上以风热者多见,风寒者少。近一时期以来,感冒患者急剧增多。这是由于气候变化,人们会比其它季节更容易罹患感冒。是以如何预防感冒,保持健康,是人人关心的话题。
  人们常常把感冒的发生归结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因此,往往很注重正气的陪养,从而对增加营养、进食补药或保健品等方法青睐有加。如在日常饮食中大量增加高营养食物,或服食参、虫、芪等滋补药品,或进食各种以滋补强壮为名目的营养保健品,以为这样就能增强体质,抗御病邪,避免感冒,其实这种选择是对人体抗病能力的一种误解。正气虚并不是导致感冒发病的惟一因素,机体功能的任何一方失调都可导致抗病能力下降,从而诱发感冒。有些时候,体内毒素的聚集更是引发外邪入侵的重要条件,明张景岳说:“时行之邪伤人者,病无老少,率皆相似”,这说明和流感是一致的。所谓时行之邪,是非其时而有其气,寒暖失常,人体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故易罹患。然“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其人体制偏弱,或内热素盛,流感病毒方能侵入。例如内热壅盛,俗称“上火”,往往是导致感冒的因素。实际上,感冒病邪往往更喜欢光顾那些内热盛、易上火之人。换句话说,有了伏邪,就更容易招致外感。就好比“墙壁不固,贼乃敢入”一样,体内蕴热蓄毒是外来病原入侵者的“内应”,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其结果是内外合邪,发为感冒。
  清除内热能有效地预防感冒,这个道理在临床得到验证。“风温四时皆有,以冬春为多。由于素体阴虚内热,又外感风热,或病毒感染则成风温。冬令气候反常,应寒反温、卫气不固,故易于感受。春季则阳气升发,腠理开泄,故也易感触”。
    一般情形下,健康人并不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预防感冒。只需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内热的产生,以预防感冒。在饮食上,合理调配饮食,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肥甘厚味,食宜清淡,多饮白开水或浓淡适宜的茶水,不酗酒,不熬夜,适度锻炼等,就可起到增进健康、预防感冒的作用。在流行性感冒来临之际,可用鲜茅根、鲜苇根、桑叶、菊花,煎汤代茶饮用,清热解毒,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