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
(2009-04-23 11:17:13)
标签:
带下妇科病中医辨证阮劲平孔伯华医馆健康知识共享 |
分类: 中医辩证 |
带下/文 阮劲平 孔令谦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多为湿邪下注所引起,其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脾失健运故生湿,湿邪弥漫,流注下焦而为带下;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相火内生,与脾湿相合,则为湿热带下,其色黄质稠而有异味,病机概括为阴虚肝热脾湿。孔老认为临床上以此种阴虚湿热带下为多,故治疗上故常以当以滋潜渗化方加化湿解毒之品治疗。
【基本方】:
生牡蛎15g(先煎) 生海蛤30g(布包先煎) 生赭石12g 旋覆花12g(布包)
桑寄生30g
橘子络核各15g
滑石块15g
【方解】:生牡蛎、生海蛤、生赭石、旋覆花养肝阴潜肝阳,生海蛤同时具有渗化湿邪之功,桑寄生益肾养血通络,炒知柏滋水降火燥湿,橘子核、法半夏、云茯苓、生薏苡仁运脾化湿,川萆薢、鸡冠花、滑石块渗湿止带。
【加减法】:
湿热重者酌情加蒲公英30g、金银花15g藤30g、青连翘10g、野菊花15g清热解毒,酌加焦栀子10g、胆草炭10g、苦参15g、土茯苓30g、炒知柏各10g等清热祛湿。
脾虚者,加党参10g、炒白术10g。
寒湿者加干姜3g、肉桂3g、鹿角霜10g。
阴痒严重者可外用熏洗方:蛇床子30g、草河车30 g、土茯苓30g、生地榆30g、苦参30g布包水煎熏洗。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本方剂之使用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