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过与失

(2009-03-01 14:03:43)
标签:

孔伯华医馆

孔少华

温病

养生

杂谈

健康

图书

文化

太极

春温

感冒

分类: 国医学堂

养生过与失

曾经有人对我说,我今天是怎样做的,明天该吃什么了,晚上睡觉前如何如何了,一句话,我可注意身体了。对此我的回答是,你过了。

俗语说,有过必有失。养生保健是为了获得健康长寿这一目的,就此意义上来说并不为过。但若是要此生永不过去,保持青春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本就是过头了。或过于追求某种灵丹,也是过了,过了就必有所失,俗语为“过所不及。”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失去什么,至少是失和了。当下有些人或追求清静、或追求某种信仰,或追求养生长寿,本已经又过且失了。须知养生保健绝不可为养生保健而养生保健,而是要顺时而随便,若为养生而养生,其本身就是一大过失。

我们不可能无失无去,譬如丢掉某样物件或寿终。但从人生来看,则可以无过。养生也是如此,任何事情我们均应当但求无过。

就过失二字而论,过的含义多指空间,失则多有时间上的含义,俗称过失、过去,叫惯了,习用惯了,也就将其真实函义丢掉了,失去了。中医能够防病治病的道理其玄妙处就在一个“中”字上,使我们人体阴阳平和,不过、不失、不丢,防病或治病之理法同样在于以药物或食物之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性,从而获得均衡,使之不过、不失。而日常饮食之养,同是以食物之平性使人体阴阳时时保持在一个平和之状态,同样是不过、不失。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实是教导我们要有涵养功夫,而涵养功夫之关键,乃在于“中”字上。(建议插图:从生活现象中图画说明不偏不倚,比如跷跷板)

有关中和之理,其实在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里表现得淋漓尽畅。首先,太极拳要求无论是站桩还是在行拳过程中,始终要求要做到“立身中正”。只有做到“立身中正”,才可以感觉和体会到太极拳的飘逸和随畅。何以如此,确是因“立身中正”之故,使周身气血得以周流往复,而贯注周身。先师孙剑云说:“形正则气顺,气顺则周身血脉贯通”。血脉贯注则有生命,血脉贯通则少病,此与医理是一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