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父孔少华治疗高血压经验谈(眩晕)

(2008-12-08 11:50:29)
标签:

孔伯华医馆

孔令谦杂谈

孔少华

生活

养生

健康

分类: 中医辩证

 

眩晕为病,现代医学常见于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低血压,其中以高血压为最常见。中医对眩晕早有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海论》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有“上虚则眩”。 金·刘完素主张眩晕的病因病机从“火”立论,元·朱丹溪力倡“无痰不作眩”,张景岳认为“无虚不能作眩”,“眩晕一证,虚者十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综合诸家论述,眩晕的原因主要为风火痰虚四因,各执一隅,临床应用,有效有不效。先父认为临床所见眩晕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常常是风火痰虚兼而有之,今人体质以阴虚肝热脾湿为常见,阴虚多以肝肾阴虚为主,诸阴以肾阴为本,肾阴不足,髓海不足,不能荣养于脑,是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肾阴不足则水不涵木,肝经生热,肝热升腾无制,热极生风,风火相煽,风阳上扰,而生眩晕,是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或脾失健运,痰湿内蕴,水湿不行,阻于上窍则为眩晕,阻于中焦则为呕逆,常见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美尼尔氏综合征。鉴于临床所见眩晕常为风火痰虚何而为病,先父合滋阴、清肝、熄风、化痰、利湿于一方立清滋抑化和调方,治疗由阴虚肝热脾湿引起的眩晕,疗效甚佳。临床可根据风火痰虚诸因的轻重随证加减。

又按:眩晕有虚实之分,年轻体壮之人所患之眩晕多为实证,或为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或为痰湿内蕴之证,老年人所患之眩晕多为肝肾阴虚所致的水不涵木,虚风上扰之证,临床治疗均可以本方为基本方,随其脏腑虚实,风火痰虚之偏重加减。

基本方:

生牡蛎15g  生石决明30g  生赭石12g   旋复花12g(包)桑寄生30g  炒知柏各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白沙蒺藜各10g  川牛膝15g 白僵蚕10g  云茯苓30g全瓜蒌30g   滑石块15g 橘子络核各15g 法半夏10g   细生地15 g 霍石斛30g 羚羊粉1.2g(分冲)

加减法:

若以肝阳上亢为主者,可减法半夏、云茯苓、橘子络核;

肾阴虚为主者可酌加生海蛤30g、生鳖甲15g、败龟板15g、明玳瑁10g等咸寒滋潜之药;

肝肾不足兼有下肢酸软乏力者酌加枸杞子12g、菟丝子12g、山萸肉10g、杜仲炭12g;

风阳上扰者可加明天麻10g、双钩藤30g;

肝火较盛,口苦目赤者,可酌选胆草炭10g、焦栀子10g、莲子心5g、夏枯草10g、芦荟6g、苦丁茶10g;

痰湿盛引起的眩晕酌加建泽泻15g、炒白术10g,此种证型多为现代医学所说的“美尼尔氏综合征”。

耳鸣加生磁石20g辰砂3g(先煎) 九节菖蒲15g;

肢麻者可酌加豨莶草15g、威灵仙10g、秦艽10g、丝瓜络10g、忍冬藤30g、青连翘10g、嫩桑枝30g;;

偏头痛者加川芎3g、嫩白芷3g;

视物昏花可加密蒙花10g、木贼草10g;

湿热较盛者加川萆薢15g、生薏苡仁30g;

肝气不舒者可加香附米10g、川郁金10g、佛手10g;

胃阴不足加霍石斛30g、天花粉15g、肥玉竹12g;

神志昏糊可加九节菖蒲15g、川郁金10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