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水——当代城市建筑背后的隐性元素

(2013-10-26 06:51:17)
标签:

文化

分类: 城市文化研究

风水——当代城市建筑背后的隐性元素

许苗苗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中,有几本巨大的虚拟书吸引了人们的注意,通过互动点击,可以看到有关未来城市的理想蓝图:英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法国勒·科布西埃的“光辉城市”、日本黑川纪章“共生城市”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风水说”对城市的设想。

当今中国的大城市里,一座座形态各异、新奇时尚的建筑不仅承担着实用功能,更被看作城市地标,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这些高大、新异、光鲜亮丽的建筑是现代建筑学、力学、美学、材料学、信息技术等多种专业的综合产物,但其中不少在外形、配套、装饰等方面也与传统的“风水说”脱不开干系,特别是一些风水方面的禁忌,更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设计。

“风水”产生于古代科技尚欠发达,许多未知领域等待发掘之时。那时,人们以有限的经验和理解力对世界展开幻想,以偶像崇拜和自然物摹仿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与便于理解的具象一一对应。由于对应物的多意性、感悟方式的模糊性,许多概念在古代都有多层次含义。对空间和方位的解读就是如此,抽象物理空间不再单一刻板,而具有多方面的解释余地。虽然以现代的眼光看不够科学,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遐想空间。“风水”以“金木水火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媒介解读空间和方位,可以看作古代空间感受的系统化、具象化。

风水说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着地理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国民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中国人认为好的风水要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特点,我国历史上许多城市、村落都依此选址。北大景观设计中心俞孔坚教授对中国古代的理想建筑环境进行了阐释,它应当具备:“依山面水,俯临平原,左右护山环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1]这种将家安在一个群山环抱的隐秘之处,用山岭围护的居住理想与中国古代深藏不露的庭院、四合院式的围合建筑相吻合。虽然风水好坏与建筑命运是否有关系尚无科学的实证依据,但如果考虑到环境优劣、水源风向、周边形态等因素给人带来的联想和心理暗示,风水一说也不是毫无道理。

风水是迷信还是有科学根据,可谓言人人殊,虽然如今国人已经不再大张旗鼓地看风水、信风水,但它依然是相当一部分当代城市建筑背后不可忽视的影响元素。

“风水”在建筑上的运用,首先体现在通过建筑形态的视觉效果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以亚洲著名的赌场澳门葡京酒店为例,据说整个酒店都布着风水阵,能吸尽赌客的钱,保证庄家稳赢。葡京正门分别为狮子口和虎口。因为狮子是万兽之王,在风水上有吸财的作用;老虎是凶猛之兽,有守财看屋的作用。门上更有一双大蝙蝠,“蝠”“福”谐音,但蝙蝠吸血,也会吸财。葡京顶楼之上有很多小球及一些大球,而下面有一个白色圆形的围边,好像是一个白玉盘,取“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意,使庄家永远是大赢家。葡京侧旁有个像雀笼的赌场,入场的每一个赌客,都成为笼中鸟;其顶部的四周有很多类似镰刀状的利器,剌向四面八方,赌客更仿如成为任人宰割的笼中鸟。这些布局中的风水阵能够产生心理暗示,使赌客们惶惑沉迷。

风水说法与视觉效果也有联系。玻璃幕墙因坚固、美观、采光好等优点,为许多高档写字楼所钟爱。但它那冷然四射的反光配上拐弯处的尖角,在视觉上有如刀锋,给人寒冷凌厉之感,对周围建筑形成压迫,造成环境的不协调。如北京双井桥东北的“乐城国际中心”写字楼,外立面玻璃以对角线分割,强调了简洁明快的时尚理念,内部园林还设计了一个接“地气”的下沉广场,布局开敞大方。但顶端斜切的锐角颇似迎向天空的刀锋,外观不够具备亲和力,因而始终人气寥寥。当前许多玻璃幕墙写字楼都采用圆弧外形,将玻璃边缘的峰角抹平,如北京东直门“东方银座”、北三环“环球贸易中心”、CBD京广大厦等,都采用扇形或者弧形边缘,就是为制造视觉上的圆融效果。西直门“西环广场”不仅将顶部设计成圆弧,其下方矩形底座托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栋楼造型更被看作是香炉上插着三炷香,远远地向北京西山寺庙膜拜。

建筑风水纠纷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1985年动工的香港“中银大厦”。该楼高351米,位于香港中环繁华地区,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自图纸起就饱受争议。大厦外立面原饰有许多“×”形钢架,但在中国古代,“×”通常用于勾画死刑犯姓名,是不详的标记。经协商后,它们被改成了类似佛教中的万字符“卍”。虽然添上了吉祥符号,但“中银大厦”整体呈三角崛起之势,那三个锐利的尖角仿佛刀刃,在阳光照射下寒光凛凛,咄咄逼人。大厦落成后,附近新起的建筑都要逼开“刀锋”。个别不得不与之相对的大楼,则依风水讲究设计,或克或化。处在其尖角方向上的香港总督府曾专门种植两棵柳树,取其圆柔之意缓冲刀刃的锐利;而与另一尖角相对的香港汇丰银行则在楼顶架起两门大炮,以炮口冲向中银;“长江集团中心”处于中银的“刀刃”和汇丰的“大炮”之间,外形仿佛碉堡般厚重、坚固,周身金属保护;临近的万国宝通银行大厦则好似科幻片中的铁甲机器战士一般全副武装。[2]

  香港中银大厦与相邻建筑

建国五十余年来,中国大陆奉行无神论教育,所谓“风水”早已被当作迷信摒弃,建筑师关注的是功能实用,不考虑风水。而港台却一贯有风水讲究,随着大量海外华人来华投资,风水之说在内地悄悄抬头。一方面是海外客户的要求,一方面是官方和大多公众的不认可,目前“看风水”多半仍是地下行为,有的建筑即便请过风水师也不会公然承认。这种偷偷摸摸的做法增加了风水的神秘,围绕一些建筑中的奇怪现象,民间有了这样那样的传说。针对此现象,有的人认为是风水使然,而一些建筑师却依据专业经验解释:出现风水之说是因一些楼宇存在功能、设计的缺陷,使用时出了问题,人们不明就里,只能自行编造解释,附会为风水原因。[3]

2006年,南方报业集团下属《南都周刊》刊载《上海高楼大厦的风水传说》[4]专题,汇集了多座上海著名写字楼的风水故事,如:恒隆广场被看成香炉形状;阿波罗大厦因临近以前的静安公墓而设立了佛堂;中欣大厦门前有4根梯形柱子堵住入口,却能防止财气外泻;位于陆家嘴的浦发大厦造型格局仿照无锡灵山大佛,门前一汪池水,两旁各一栋高楼,俨然是依山傍水的格局。该刊记者专门采访上海较有名气的风水师“桂先生”,据称他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替人看风水,有时甚至一天看两场,请人看风水的一般多是商人,而斗风水的事件也不在少数。桂先生举了个例子:在上海的虹桥开发区,一栋写字楼楼顶装饰了假山、水池和人工草地。据说,是因与之隔街相望的政府机关大楼过高,形成压迫之感,于是这栋写字楼的开发商听从风水师指点,在顶楼设置高山流水,名为讲究环保、美化环境,实则是要挡回煞气。

在首都北京也有不少类似传说。老北京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过去比较富庶的商贾、官员多住内城东西,而穷困的平民则分居城南北。近些年房地产热起来后热炒京西北“上风上水”地块,而南城缺乏相应概念,又传说这里风水不好,只能建设人气旺盛的大型公共建筑。有以上背景铺垫,京城南部的建筑形态在人们眼中也都有了特殊意味:位置偏南的“西客站”状如虎口,威震鬼神;而其正北的世纪坛为避免虎口的煞气,则以尖针般凌厉的外形与之相对;宣武区菜市口原本是“推出午门斩首”的所在,坐落在这里的中国移动枢纽大楼,远看好像刀剑叠放,用以镇住阴气。[5]

当今世界国际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里兼收并蓄、无所不包。在一种文化中看来有特殊意义的形象,在另一文化中也许就有了截然相反的解读,因此各国设计师都不惮于将世界元素融汇贯通,形成了有破有立、杂糅混搭的新都市景观。如北京长安街东段的建外SOHO,由几栋方方正正的纯白楼宇构成。这些楼宇并非采取传统“坐北朝南”的朝向,而是分别以建筑的拐角朝向其他楼宇。从中国风水学上说,是“煞位相对”,非常不吉利。但此项目自设计起即受到追捧,始终人气旺盛,已然成为开发者潘石屹的一张王牌,其后“光华路”、“日坛路”、“三里屯”等地开发的几个项目,不仅也都沿用了它“SOHO”的标签,在设计上更是秉承其不拘一格的理念,有的通体纯白空灵,有的浑身黝黑玄妙,有的花枝招展趣味盎然。看来,只要摸对了市场的脉搏,坏兆头也能变成好风水。

风水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发展或重新盛行也有道理。2004年9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论坛;2006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风水专辑”,提出“风水是从文化的角度对科学的一种平衡和校正”的观点。同济大学甚至设立了“建筑文化与风水研究所”,将风水与现代建筑科学放在同等的地位。

新的风水说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建筑理想和生存禁忌,成为当代城市建筑背后颇具影响力的隐性元素,它与心理学、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学等有着极大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感悟型思维方式。这种含蓄、圆融、关联性强的思维方式将人和人的居所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讲究顺应自然规律。以往城市中大部分高层建筑体现着西方建筑追逐险要、突兀、征服自然的思想,而随着风水的重新兴起,如今许多建筑动工、剪彩时都力求吉祥、喜庆、不碍观瞻、不触禁忌,将传统审美观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

风水重新受到重视是当前我国城市建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众多新兴城市迅速崛起,社会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社会缓慢发展的稳定体系被打破,人们面临更多机遇,也面对更多挑战和威胁。人们力求将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具体化、感性化,以加强对外在环境的理解、把握,达到和谐共存。可以说,都市建筑背后的风水是当代人找寻精神支柱的一种体现;建筑物设计重风水、开发商、客户信风水的深层原因,是人类对天人合一的稳定性的追求、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信仰。



[1]单之蔷. 风水: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J]. 中国国家地理, 2006(1). 14.

[2]李守力. 中国银行与汇丰银行的风水“军备竞赛” . [EB/OL]. http://lishouli.blog.hexun.com/2536002_d.html

[3]访谈对象:男;年龄:29;职业:美资公司建筑师;写字楼:朝阳区鹏润大厦。

[4]上海高楼大厦的风水传说[J]. 南都周刊, 2006-8-29

[5] 访谈对象:男, 年龄:33; 职业: 国企行政事务部; 写字楼: 西单某独栋写字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