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的不同握法

标签:
杠铃握法 |
分类: 健身 |
杠铃(包括长杆、短杆、Z杆以及龙门架和下拉架等用的短横杆)
一、按手掌朝向分类
(一)正握
双手掌心朝向身体(或者说朝后)
双手掌心背向身体(或者说朝前)
(三)正反握
双手掌心一个超前,另一个朝后:主要用于大负重硬拉等。
(四)正反握的区别:
1、背部训练的拉背动作中,正握比反握更能消减肱二头肌的参与借力,正握比反握更侧重上背部和背阔肌外沿。
2、肱二头肌弯举动作中,正握比反握更侧重肱肌。
(一)宽握
握距比肩宽,1.2-1.5倍肩宽
1、略比肩宽: 1.2倍肩宽
例如,锻炼胸大肌整体的卧推
2、超宽: 1.5倍肩宽
例如,力量举的卧推和肩推等
(二)窄握
0.5倍肩宽
例如,锻炼胸肌中缝的卧推,锻炼肱三头肌的卧推及颈后臂屈伸及脑壳破碎等,锻炼肱二头肌长头的弯举等。
(三)正常握距:与肩同宽
例如,硬拉
(四)宽窄握的区别
1、肱二头肌杠铃弯举训练时,宽握侧重肱二头肌的短头,窄握侧重肱二头肌的长头。
2、背阔肌训练的拉背时,宽握侧重背阔肌上部和外沿,窄握侧重背阔肌中下部和内侧。
3、推胸训练时,宽握侧重胸大肌外沿,窄握侧重胸大肌中缝,再窄就侧重肱三头肌。
三、按手指分布分类
(一)全握:
1、方式:
(1)常规全握
用虎口卡住杠铃杆,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在杠铃杆两侧环状握住。
全握是最常见、最安全、最多用的握法。
(2)斗牛士全握
2、特点:
最安全
3、用途
(1)大多数
(2)初学者
(3)握力不足者
(二)半握
1、方式
大拇指与其余四指一起握住杠铃杆
2、特点
虽然不如全握牢固,但是便于发力,而且减少手臂等参与和借力。
3、用途
(1)锻炼背部的各种拉及引体向上等,可以减少手臂借力
(2)减缓手腕压力时,作为替换姿势。
(三)锁握,也叫钩握
1、方式
在全握的基础上,其余四指握住大拇指
2、特点
最牢固
3、用途
大负重硬拉
(四)扣扳机:大拇指和食指松开,只用其余四指挂握
对握时可以减少小臂肌群参与借力
例如,对握高位下拉时,松开大拇指和食指,只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手柄,可以减少小臂肌群参与借力。
(五)手枪式握法
“小手枪”这个动作,主要是配合助力带使用。在使用这个技巧的时候,更多的是屏蔽掉前臂接近一半的抓握功能,减少了肱二头肌的发力代偿。这个技巧建议在“高位下拉”、“单侧绳索划船”等极端孤立性训练时使用,使受力完全孤立在背部肌群上。(但是对于大重量的硬拉划船等动作不建议用这样的技巧)
四、按横杆的位置分
(一)横杆在手掌
1、全掌握
横杠在手掌中心或者偏向大拇指肌肉厚重的部分。也是重心最佳支撑部位。
最常见、最安全、最牢固的握法。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四个手指挂住横杆。这样可以消减手臂肌群的参与协同借力。
一般用于训练背部肌群的硬拉、高位下拉、划船等,以及杠铃耸肩、负重提踵等。
(二)横杆在其他部位,主要是颈前深蹲的几种变式
1、手托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四个手指及其根部的手掌区域托住横杆。
一般用于颈前深蹲等训练动作。
2、肘托
泽奇深蹲等特殊动作时,用肘窝托住杠铃杆。
3、肩托
五、按手腕是否内扣外展分类
(一)常规握法
手腕保持中立(手腕前后左右都与小臂保持一条直线或者说在一条轴线上)
(二)手腕内扣握法,也叫手腕内扣或钩握
手腕内扣(手掌向掌心方向扣),手腕朝手背方向拱起来,用手掌前部和四指握住杠铃杆。
主要用于锻炼背阔肌的各种拉的动作,可以消减小臂肌群借力。
例如,训练背阔肌的直臂下拉,可以采用手腕内扣的钩握,从而减少手臂的参与和借力。
手腕外展(手掌向手背方向外翻),用手掌前部和四指握住杠铃杆。
主要用于颈前深蹲等动作,可以减缓腕关节的压力。
六、按是否使用辅助分类
(一)不适用辅助器具
(二)使用辅助器具
1、使用助力带
2、使用镁粉等防滑
3、使用带护腕的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