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RT-PCR检测肿瘤微转移

(2009-11-26 21:01:58)
标签:

pr-pcr

微转移

杂谈

分类: 肿瘤治疗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肿瘤手术后复发、放疗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肿瘤患者治愈率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许多肿瘤在淋巴结、外周 血、骨髓中微转移灶的检出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复发和预后的判断、手术、综合治疗的选择具有极其明显的指导意义。由于微转移的肿瘤细胞数较少,很多用于检 测癌转移的方法,如HE染色、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培养等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结果。近年兴起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具有敏感性 高、特异性强[1,2],简单快速的优点,是检测微转移最好的方法。本文就RT-PCR技术检测肿瘤微转移的近况作一综述。

1.微转移的概念:自1869年首次在外周血中发现癌细胞以来,肿瘤微转移逐步引起人们重视。人们发现早期大肠癌可有远处转移,借助活体显微电视系统 更可直接观测到手术中癌细胞播散,特别是“无淋巴转移”的Dukes B期患者,有近30%5年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提示淋巴系统或全身存在微转移[3,4]。所谓微转移是指用常规病理学方法不能检出的非血液系统恶性 肿瘤的转移。在不同的组织这一概念又有具体意义,如淋巴结微转移指常规组织学单水平淋巴结切片未能检出的转移;在血液中,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出瘤细胞,故任 何能检出的血循环中的瘤细胞均属微转移;骨髓的微转移则指在骨髓抽吸和活检标本中检出了瘤细胞,而患者无任何临床和放射影像学上远处或骨髓转移的证据者; 肝、肺等组织器官中的微转移指常规检查方法如CT,MRI,单抗放射显影技术不能发现的微小肿瘤细胞灶[4]。
  2.微转移细胞的特性: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常以单个或微小细胞团的形式存在。临床转移一般都由微转移发展而来,而微转移只有少数才能发展为临床转移。微 转移发展为临床转移至少经过4步[3]:(1)微量肿瘤细胞自原发灶脱离;(2)适应新代谢环境,逃避机体免疫;(3)侵袭远处组织;(4)在新组织中新 生血管形成,肿瘤生长。发生微转移的瘤细胞大多数在形态和功能上与原发瘤无明显差异,少数只有一定异质性[5,6],如转移的结肠癌细胞,其 CD44V6、nm23、p53、p16的表达较原发灶明显增强,肿瘤本身的细胞骨架蛋白和粘附因子等也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或 不改变对肿瘤微转移检测提供了一定的标志和帮助。动物实验表明,血循环中至少有10 4 个肿瘤细胞才可出现显性转移[8],多数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少数进入休眠状态,极少数发生增殖淋巴结、血循环、骨髓中存在的微转移,提示肿瘤不再局限于原 发灶,有发展为远处转移瘤的可能,但微转移灶可长期处于G0期或增殖与死亡处于平衡状态。只有当机体遭受种种打击或免疫力下降时,休眠的肿瘤细胞才摆脱抑 制状态而持续增殖,并发展为临床显性转移。
  3.PR-PCR检测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精确肿瘤分期、判断预后 准确地评估癌局部区域的播散程度在预后和治疗上都非常重要,通常这种评估是基于局部淋巴结的组织学检查。存在的问题是因取材不当或细胞形态学证据不足而漏 掉很小的转移癌灶。肿瘤淋巴结的微转移的检测可改进分期的准确性,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Kodera等[7]用CEA mRNA RT-PCR检测腹腔冲洗液,发现17例细胞学检查阴性而CEA mRNA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有5例出现腹膜的播散和转移。Liefers等[8]对26例Ⅱ期大肠癌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5年成活率为50%,而其中14例 淋巴结CEA mRNA RT-PCR检测阴性的患者成活率都高达91%。Yeh[9]用CK19mRNA RT-PCR检测了34例晚期胃癌病人的循环细胞,结果7例检测阳性病人的成活率比17例检测阴性的成活率明显降低。Maehara等[10]重新检测了 死于术后复发的34例原HE染色病理检查示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病例,结果3%~6%的淋巴结有微转移灶,经重新分期后,原34例早期胃癌中,3例应属 Ⅱ期,4例为Ⅲ期,1例为Ⅳ期,其预后水平亦不同,有微转移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微转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