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
(2009-07-12 16:53:57)
标签:
高考儿子文化父亲教育 |
分类: 儿子教育 |
目前为此,儿子收到了川大海外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两份通知书了。
还应该有一份二本学校的通知书。
为啥将有三份?原因如下:
第一,参加了高考,上了二本,应该有一份正式学校录取通知书,这才对得起12年寒窗苦读。
第二,澳门科技大学也是我们的选择,提前批次,不受高考录取顺序影响,我把澳门比喻为国内和香港的中间状态。
第三,川大海外学院1+4,美国留学预科,高考前2月我们就交了200元报名费。
还有一个选择:宁波诺丁汉到宜宾一中宣传,负责四川招生的李川看了小宝的资料,说只要上一本线,就一定录取到计算机系,如果名额不够就调一个,可惜咱们的A方案失败,立即启动BC方案,方向不变。
职业培训师说:不应该改变方向,应该为了方向不断改目标!儿子的目标是计算机专业,想以海外学习为主,这是不能改变的。
当然,学校可以改变,甚致留学的国家或地方可以改变,这,受高考影响,我们不能左右。
不要那么急,先打好数理化基础,完成高考,再认真通过语言关,没有语言,欲速则不达,磨刀不误砍柴工。
时间也很急,一年预科,要提前半年考雅司,只有半年的学习,这不,儿子假期已经在努力学习雅司了,他口语听力不错,急需扩充词汇。
当然,也在积极看“豪斯医生”“越狱”。说是扩充词汇,也许他能,我只看中文字幕。
继续做FULL CIRCLE志愿者翻译,扩充一些非考试用语也好。反正是他喜欢的事。
川大海院的缺点是社团少,新生质量不一,难于体验校院文化。
也许在雅司考后,可选修一些课程,人文专业最好,把基础打牢,面拓宽,对于一些计算机课程,也许他可以免试。
不相信吗?我相信,又花钱买了C语言编程,一点点自学,已经编了几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程序了,在他的博客中有介绍,爱好,他觉得是享受。
叫我做是受罪,看他做是享受。
前段时间做一个物理学游戏的汉化,尝试了各种方法,找一些对映关系,又突击自学十六进制,又找出了日化版的日本人,两人在网上不断交流,现在仍然陷入“瓶颈”。
也许就计算机而言,儿子仍然有许多不懂的东西,但他喜欢,并且不断尝试解决方式。
学习、查阅、尝试、询问、沟通,甚致“挖”出原创者沟通。汗,巨汗。
读者还是青年文摘,有一篇瘟疫与牛顿的文章,说按部就班学习牛哥哥并不牛,因瘟疫停课两年,这够久的,在乡村里牛哥哥自已玩,把光学、万有引力玩出来了。
也许有的孩子也是不喜欢按部就班的,那就好好利用这高考后的几个月吧!
前提是儿子喜欢。
当然,更重要的是早晨跑步,身体是本钱。
看看吧,说不一定第三个通知书就要来了。
到底读那个学校,儿子自已定吧,余下的通知书就有收藏价值了。
狡兔三窟。选择多一点,保险系数高一点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