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录取竞争力 |
第一种情况是考生分数很高,命中率极高,这样的考生可以选报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而不用太担心其他同学和自己竞争了,但为保险起见,不妨再选一个“托底”的学校,以避免由于第 一志愿落选而导致失去了入选的机会。
第二种情况是考生分数较高,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这样的考生有一定的拔高能力,可以选报一些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但所报的第二志愿与第一志愿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梯度。由于录取体制的决定,第一志愿作用比较大,所以要特别选择好第一志愿。
第三种情况是考生的分数不太高,竞争力不太强,根据现行的录取体制,这样的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各招生院校的招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第一志愿学校,切忌盲目攀比和“拔高”要实事求是,要注意选报一些非热点地区院校和专业。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方面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各个高校是否有特殊要求,如身高、视力、五冠等方面,否则的话即使上线也可能被拒录。这里就有一个失误的案例:
2003年,江苏一理科考生的高考成绩为530分。志愿情况是:本科第一批第一志愿是四川某大学,专业第一志愿是法医学,第二志愿为法学,不服从调剂;第二志愿填报南京大学。结果第一批录/取时退档。
本来2003年四川某大学在江苏的调档线(不分文理)为503分,该考生的考分高出调档线27分,所以其档案顺利地投到了四川某大学。考生所报学校的第一志愿法医学专业在江苏的最低分为529分,该考生的分数已经高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按理说该考生应该被法医学专业录取,但是该校对报考法医学考生的身高有特殊要求:要求男生不低于1.70米,女生不低于1.60米。由于该考生是女性且身高没有达到1.60米的要求,所以该考生无法被法医学专业录取。第二志愿法学专业最后的实际录取分数为550分,但考生的成绩又没有达到该专业的分数线且不服从调剂,所以该考生的档案最后被退回。530分显然不够南京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后该考生的档案落到了本科二批。
所以,上线的考生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地能被录取,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致命的,考生一定不能大意。
希望考生在充分了解招生政策、了解院校招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报好自己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