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是陶瓷主产地之一,早在东汉时就出现了绿釉陶,至宋金时期,淄川、博山等地窑厂蜂起,淄博陶瓷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寨里窑的青瓷、磁村窑的黑釉瓷、博山窑的绞胎瓷和宋三彩、粉杠瓷、茶叶末釉、雨点釉都粉墨登场。近代,淄博窑再次辉煌,生产出极具地域色彩的博山鱼盘、红绿彩瓷等产品。
淄博市博物馆在馆藏文物精品厅和古代淄博厅有部分淄博窑产品展示,说实话展示的东西很少,另外在中国陶瓷馆、博山陶瓷博物馆以及淄川区博物馆等也有展示,但对于一个著名的陶瓷产地来说,展示的藏品并不多。
1.青釉碗·北朝时期(386-581年)·淄川区寨里出土
釉料不匀,胎体非常厚重、粗糙。
2.青釉莲花尊·北朝时期·1982年6月淄川区龙泉镇和庄村北朝晚期墓葬中出土·现存中国陶瓷馆
尊高59厘米,口径13.1厘米,足径16厘米,胎厚1.4厘米。器物全身施青釉,釉薄而均匀,釉色青中泛黄。尊之颈部饰八周凹弦纹,肩部饰一周植绳纹。下有4个复式耳系,耳间模印四组宝相花图案,每组3朵,一大两小。腹上部堆塑一周21个覆莲瓣,莲瓣丰硕,瓣尖翘起。腹中部饰两周忍冬花图案,上小下大,疏密不一,上层21组,下层10组。腹下部饰一周穿插交错、彼此相连的仰莲瓣纹,每层各1l瓣。腹以下收缩为微侈圈足,圈足上堆塑11瓣覆莲。
5.青釉壶·唐代·馆藏
6.青釉钵·唐代·征集
7.白釉罐·唐代·征集
8.白釉罐·唐代·征集
9.素烧碗·唐代·征集
10.三彩钵·唐代·馆藏
三彩器实为陶器,因为年代相对古陶靠后的多,所以自己把它们放到瓷器当中记录。随后的几篇均是如此,不一一说明。
11.三彩炉·唐代·馆藏
12.白釉尊·北宋·征集

13.淄博窑瓷片 ·宋-元时期 (公元960-3-1368年)·磁村、西坡地、寨里等窑址采集
14.黑釉粉杠瓷罐·金代(1115-1234年)·1996年淄川磁村出土
黑釉粉杠瓷简称粉杠瓷,民间称之为“线条瓶”、“线条罐”,为宋元时期淄博窑的典型产品。
16.绞胎碗·金代·馆藏
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绞合成形,再罩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胚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无穷。
忘记在哪个博物馆看到过焦作当阳峪绞胎瓷,褐、白相间鸟羽一般的花纹外罩透明釉,规规矩矩,也非常漂亮。



17.三彩执壶·金代·馆藏

18.瓷塑 · 金代 · 征集
19.三彩人物俑·金代·馆藏

20.三彩印花枕·金代·博山城区出土

21.三彩狮子人物灯·金代·馆藏

22.酱釉高足杯·元代(1206-1368年)·征集
看得出来,非常粗燥
23.酱釉灯碟·元代(1206-1368年)·征集
24.黑釉玉壶春瓶·元代(1206-1368年)·征集
25.酱釉划花罐·元代(1206-1368年)·征集
26.白地酱彩玉壶春瓶·元代(1206-1368年)·征集

27.白地黑花题书荷口瓶·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征集
瓶身绘制花卉纹并题书48字:至正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颜神镇东窑头张全谨献花瓶一对义勇武安英济王保佑阖家安乐如意大吉降福者译(?)献上。
题款有年代,很有标本价值。
30.套五盆·近代(1840-1949年)·征集
31.青釉绣墩·民国·征集
32.彩茶盘·民国·征集
33.博山鱼盘·近代(1840-1949年)·征集
34.蓝褐彩猫枕·清-民国(1616-1949年)·征集
35.茶盘·近代(1840-1949年)·征集
36.红绿彩帽筒·民国 ·征集
后面这几件,应该不属于淄博窑
37.粉彩人物纹螭耳瓶·清·馆藏


38.五彩盖罐·清·馆藏


39.粉彩六棱双耳瓶·清·馆藏


40.五彩千佛尊·清·馆藏

41.五彩千佛碗·清·馆藏

42.镂空方瓶·清

文字资料主要来源:淄博市博物馆展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