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市博物馆:古陶

标签:
淄博市博物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李寨遗址 |
分类: 齐鲁 |
A.
北方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之一,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泰沂山脉北侧。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灰坑和墓葬等。陶器以红褐陶为主,种类比较单调,器型简单,不规整。 制作工艺为泥条盘筑,器表多素面,器形以圜底器为主,仅发现少量平底器和圈足器。 烧成温度不高,质地疏松。
B.北辛文化时期(距今7500-6100年)
最早发现于滕州北辛薛河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泰沂山脉南北两侧。北辛文化的陶器以夹砂黄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黑陶。夹砂陶火候较低,陶胎较厚;泥质陶火候较高,质地细腻。陶器手制为主,慢轮技术开始出现。淄博地区以临淄区后李官庄二期遗存和张店浮山驿遗址为代表。
C.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6100-4600年)
最早发现于泰安大汶口而得名。该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器、角期、牙器数量众多,且制作精良。
陶器以灰陶最多,红陶次之,黑陶和白陶各占一定比例,也发现少数彩陶。工艺上以快轮为主。器型精美。发明了象形文字和酿酒术。淄博地区代表性遗址为桓台李寨、张店西寨和浮山驿、高青店子等。
D.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600-4000年)
最早发现于章丘县龙山村而得名。龙山文化以黑陶为主,制作技术先进,器型繁杂多样,蛋壳陶石龙山文化最代表性的器类。壁厚0.3-0.5mm。龙山文化遗址在淄博多而密集,代表性的有桓台县李寨遗址、桓台县史家遗址等。
E.岳石文化(距今4000-3500年)
1红陶罐·北辛文化时期(距今7500-6100年)·1986年张店区傅家镇黄家南砖厂出土
2.陶豆·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6100-4600年)·1996年桓台县李寨遗址出土
该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器、角期、牙器数量众多,且制作精良。陶器以灰陶最多,红陶次之,黑陶和白陶各占一定比例,也发现少数彩陶。发明了象形文字和酿酒术。
3.白陶单耳杯·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6100-4600年)·1976年淄川区淄河镇口头遗址出土
4.彩陶罐·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6100-4600年)·1996年桓台县李寨遗址出土
5.彩陶壶·大汶口文化·张店区马尚镇西寨村出土
6.酿酒器·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6100-4600年)·1996年桓台县李寨遗址出土
7.黑陶壶·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600-4000年)·1996年桓台县李寨遗址出土
黑陶是黑色陶器的统称,流行于龙山文化时期。
8.黑陶觯形壶·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600-4000年)·1996年桓台县李寨遗址出土
觯 zhì,圆腹,侈口,圈足的盛酒器。
9.陶祖·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600-4000年)·1980年周村区皇姑顶遗址出土
10.黑陶罐·岳石文化时期(距今4000-3500年)·1996年桓台县史家遗址出土
这种彩绘陶壶属于明器,放坟墓中,是逝者灵魂栖息之所。

12.彩绘陶狗·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1984年张店区张庄东汉墓出土

文字资料主要来源:淄博市博物馆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