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长清】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2018-02-28 22:45:04)
标签:

大元国师法旨碑

积翠证盟龛

灵岩寺

鲁班洞

五步三泉

分类: 齐鲁
                                                                  2017.02.12,2017.11.04 
前面分别记录了灵岩寺千佛殿及造像辟支塔塔林小龙虎塔、经幢以及古树等,还有好多东西,比如建筑遗址、碑刻、积翠证盟殿造像、泉池等也各有特色,不再分别整理,一并放到这。
----------------------------------------------------------------------------------------------------

1.鲁班洞

隋唐建筑。现位于五花殿西。据清乾隆三十五年刊印《灵岩志》载,有两种说法,一为鲁班洞,一为开山祖师朗公墓。1995年秋季发掘后,确认为早期由山下进入寺院的山门,后被长年泥土淤埋地下。该洞为石砌建筑,前为石砌洞券结构,石板铺地,券洞南为进寺的斜坡道。后有方室联接,方室地面高于券洞地面,砌筑台阶可拾级而上。方室东、西、北三面辟门,顶为顶结构,中间刻有莲花藻井。北为假门,门楣正中雕一人面像,胡须舒展至楣角呈卷云纹状,是北朝至唐时期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门西侧现存一蹲狮,雄壮有力,造型优美,是现存隋唐时代少有的石刻珍品。东、西二门各有台级向南转九十度登临至顶,顶上置有8个硕大的宝装覆莲柱础,造型雄浑古朴,具有北朝时代风格。从柱网的布局看,为阔三间,深二间的殿堂建筑,建筑北门向北有一巨大石拱桥,桥面正中纵向刻有四朵莲花。桥后为石剪边长方台地而结束。券洞两侧石壁上刻有唐初至宋明的历代题记,券洞南端西侧有后人镶嵌唐代书法家李邕于天宝元年(742)撰书的《灵岩寺碑颂并序》残碑,是少见的书法艺术珍品。从建筑风格、石刻品特征及历代题刻等判断,该建筑遗迹时代不晚于隋代,是我国目前现存地面建筑中,时代最早的拱券式门洞建筑。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2.五花殿

位于大雄宝殿后, 为宋嘉祐中 (10561063年) 琼环创建, 明清三次重修皆毁于火灾。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3.般舟殿遗址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般舟殿基址初唐至清建筑遗址,1995年秋冬发掘出土。该殿台基高大,分三期建筑叠压。一期建筑遗存为唐代石砌须弥座式台基,南面为磨光石面,余者三面为糙面,仅用石砌之。二期为宋代建筑遗存,叠压在一期台基之上,台基四周用青砖砌之。三期为明清建筑遗存,叠压在二期之上。从现存柱网的布局看,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宋代以后殿前有月台。台基上保留有四周残墙,殿内两侧及北侧砌有罗汉台,殿中置三尊佛像的佛台,地面布以硕大柱础,其中明间两座柱础细雕龙凤花纹,雕刻精湛,纹饰精美,保存完好。殿墙东、西、北三面埋有八棱石柱12根。

--------------------------------------------------------------------------------------

4.灵岩寺还陈列了许多的石刻构件,其中有柱础、造像碑残等。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5.看到下面这件,想起整理塔林照片时第10和第13.天公首座之塔 的塔顶,都是乌龟顶上驮着宝箧印经塔式的的塔檐,只是细节上有所不同,该构建的塔檐立面各雕有坐佛一尊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6.伎乐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7.大元国师法旨碑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上半身是蒙文吧,下半是汉字,读来别扭。网上找到清净流芳的博客的上的碑文:皇帝圣旨里管著儿咸藏大元国师法旨里军官每根底军人每根底断事官每根底来往使臣每根底管城子达鲁花赤每根底本面官人每根底来往收检和尚俗人百姓每根底省谕的法旨泰安州长清县大灵岩禅寺住座的僧人定岩长老端于上位祝延圣寿依体例里住坐者在前但属寺家的田地水土园林碾磨店铺解典库浴堂人』□头疋等物不拣是谁休依力气夺要者休谩昧欺付者休推是故取问要东西者交他安稳住坐者执把行的法旨与了也见了法旨别了呵依著圣旨体例里恁不怕那是么道的每法旨么道无体例的勾当休做者蛇儿年三月二十三日高良河大护国仁王寺里有时分写来。

8.下面这通碑应该也是那个时代,一样的不习惯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9.岱宗方山埜释昂和尚牧牛图残碑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局部:《寻牛:须臾不見急追寻,古路迢迢云水深。几度归來无觅处,唯闻岩畔有猿吟。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10.铁袈裟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

10  五步三泉

灵岩寺千佛殿东侧岩壁下。清《长清县志》、《济南府志》、《灵岩志》均著录。相传,法定禅师由白虎驮经,青蛇引路,来到灵岩,转了多时,见无水,正犹豫时,忽有樵夫指点,说双鹤鸣处有泉,然后隐身不见。法定顺着樵夫所指的方向走去, 两白鹤飞起的地方果然有两泉,法定便将锡杖插于地上休息,随之顺着锡杖又涌出一泉,这就有了双鹤白鹤卓锡泉的称谓。三泉相临,俗称五步三泉

又相传,法定禅师建寺之时,苦于无水,便求教他的老师佛图澄。佛图澄领其至一处,以手指曰:“下有甘泉。法定禅师遂用锡杖直立捣去,果有甘泉汩汩涌流, 故称其泉为卓锡泉,又名锡杖泉

    三泉之中,以卓锡泉水最盛。泉在崖壁下洞穴内涌出, 其上方石壁上镌卓锡泉三字,篆书涂丹。泉旁石崖苍苔满壁,上垂虬髯翠柏,下植凤尾修竹。 卓锡泉东约18米崖壁下,为白鹤泉,呈石窟状,泉自窟壁缝隙中流出。 窟上方岩壁嵌乾隆二十年(1755)“白鹤泉石刻,行书涂丹。双鹤泉在卓锡泉南七八米处,为南北向双池,南池壁上题双鹤泉三字。

三泉细流潺 ,汇为小潭,名曰镜池”,又称功德池。池边原有卓锡亭”,建于清乾隆年间。今卓锡亭已毁,在其附近建一茶社,于内可以品茗。 卓锡泉西侧岩壁,嵌有乾隆皇帝咏泉诗刻五方,其中一首《卓锡泉》诗,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诗云:“泉临卓锡一亭幽,万壑千岩景毕收。最喜东南缥缈处,澄公常共朗公游。由于景色佳丽,此处被列为灵岩八景之一。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

灵岩寺分为山上、山下两大区域,以下为山上部分。

11.甘露泉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甘露泉位于灵岩寺大雄宝殿东北里许灵岩山上,灵岩寺诸泉中最著名的一个,灵岩第一泉之称。历史上多有文人,如元代的郝经,清代的施闰章、 姚鼐、王培荀等咏诗撰文赞美。昔日,这里殿宇众多,著名的有达摩殿、五气朝元殿、观音殿等。东侧悬崖壁立,岩壁杂木丛生。其间隐一石窦,小泉似露珠般泄出,叮咚作响,清冽甘美,故名甘露泉。僧人即于此泉汲水煮茶为炊。池上建红柱宝顶小亭,池旁还设石桌石凳,人们常于此博弈吟咏。夜深人静,寺内僧人也常于此说法论经。人称此处为清凉境界”,被列为灵岩八景之一。乾隆皇帝曾在这里建行宫,并多次驾临,每次均有诗作留世,其中乾隆四十一年(1776)《甘露泉》诗曰: “石罅淙泉清且冷,观澜每至小徜徉。设云此即是甘露,一滴曹溪谁果尝。

如今,殿宇、亭台、行宫等建筑已荡然无存,唯有甘露泉尚存。今泉自崖下石缝流出,汇入长方形池内,清澈见底,绿藻飘动,终年不涸。盛水季节,水自池西壁石雕龙头口中泻出,沿溪奔流,声闻数里。池东侧崖壁上嵌甘露泉石刻,三字涂丹,为乾隆皇帝御笔。池壁上尚存乾隆帝咏泉诗刻数方。泉池西侧10余米岩壁上, 嵌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山东巡抚彭黯所书活水源头巨字刻石。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12.可公床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13.白云洞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14.积翠证盟龛
 积翠证盟龛唐代石窟造像,又称证盟功德龛、证盟殿。位于长清县灵岩寺方山之阳近顶崖壁处,灵岩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龛是灵岩寺附属文物。石窟依山凿成,平面呈半圆形,面阔6,进深5.5米。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并两护法狮子。正中雕释迦牟尼佛坐像,通高5,像作高肉髻,面容硕圆自然,身着袈裟,体态丰满,结跏趺坐,左手半握置膝上,右手屈肘上举,作施无畏印状。左弟子,面有皱纹,神情肃穆,拱手而立,应为迦叶;右弟子,神情自若,两臂置胸前。两弟子皆着双领下垂袈裟,立于座上。两菩萨头戴高冠,宝缯垂带飘至双肩下,五官端正,上身帔皂下垂斜向身体外侧,身饰璎珞。下身罗裙及地,跣足立于座上。左胁双手合十,右胁两手交叉捧胸。位于方形台座前方的两侧龛壁上凿有两个护法狮子,皆前腿直立,后腿蹲伏,颈部较长,作扭头侧视状。佛座刻有唐长安二年(702)、大中八年(854)等题记。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龛外增置方形石室,室作叠涩出檐,拱券朱墙,故又有红门之称。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无语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15.灵岩观音道场石刻

位于积翠证盟龛旁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16.方山一线天

【山东济南】灵岩寺古建遗址、石刻


主要参考资料

1.山东省情网

 2.清净流芳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