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1 ∽
神通寺位于济南市南郊35公里的柳埠镇昆瑞山谷中。前秦皇始元年(351年),僧朗西游东返,创建此寺,名朗公寺。至北魏、北周时尽毁,隋唐重加修建,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名神通寺,盛极一时,成为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
神通寺几经兴废, 其殿、亭、阁已荡然无存,遗址周围,还散布着一些隋唐以来的佛塔、墓塔、石刻造像、台基及元、明、清时代的碑刻。如:四门塔、龙虎塔、千佛崖、 唐代台基及墓塔林等。去年春季的这次出行,一部分墓塔正在维护,而送衣塔给忘记了,而千佛崖造像正在维护,包的严严实实,很需要再跑一趟。
---------------------------------------------------------------------------------
一、
四门塔
四门塔位于神通寺遗址东南的青龙山小坡上,是一座层亭阁式石塔。因其东、南、西、北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 1972年前,仅据塔内造像“武定二年(544年)”题记,定为东魏时造。1972年维修时,发现塔顶拱板石刻有“大业七年(611年)造”文字,另在塔顶中心发现小型石函,内有汉至隋代遗物,从而确证此塔建于隋初,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门塔每边宽7.40米,通高15.04米。塔墙全部用雕刻有浅席纹的大块青石砌成。塔外檐用石块叠涩出五层, 上叠涩用23行青石板层层向内收叠,构成四角攒尖的锥尘屋顶,上置石刻塔刹。顶中下面是一个须弥座(又称露盘),须弥座四角置山华焦叶形的石座,正中安放五重相轮,相轮上置宝珠以构成整个塔刹。

塔内室中心砌硕大的四方形塔心柱,四周有廊环绕。塔内室顶部是用16根三角形石梁搭接于塔心柱与塔外墙之上,三角形石梁上置石拱板,以构成塔室,支撑上层的屋顶。
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用整块石灰岩雕刻成的弥陀佛像,皆螺髻,盘膝端坐。有的双手叠置腹前,作禅定姿态,有的一手抚于膝上,一手扬起,似在娓娓说法,衣纹则用平直刀法刻出规则的皱褶,其刻工精细,技法娴熟,是珍贵的石雕艺术精品。在南面佛座束腰处有造像题记:“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杨显叔造像四躯……”。原石佚失,已存题记是根据原拓片摹刻的。
整个塔形体简洁朴素,浑厚大方,是单层塔的早期范例。
塔室内为四方形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雕刻精美的石佛像。
此为南方保生佛 宝生佛
北方微妙声世界微妙声佛 不空成就佛、
------------------------------------------------------------------------------------------
二、 龙虎塔
神通寺除了大名鼎鼎的四门塔,还有一座龙虎塔也很有看头。龙虎塔位于神通寺遗址金舆谷西北的白虎山坡下,因其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龙虎塔形制属亭阁式塔,平面呈方形,高12.2米。其塔基和塔身为石建,塔顶为砖砌,塔基座特别高大,有三层须弥座。每层均做束腰。下层每面各有石龛两个,内原供佛像;中层每面也有石龛两个,内雕伎乐人,外雕覆莲;上层下部做枋,枋上为一周覆莲。枋上束腰处四隅刻有托顶力士,每面刻三个门,门刻有狮子、伎乐人等浮雕,上部仰莲托外檐,形成平座。
塔身由四块石板筑成,每面各辟尖拱状火焰形券门,门外两侧和上部刻有金刚、罗汉、神兽、菩萨、龙虎、伎乐人、飞天、莲花卷云等精美的高浮雕图案,气势飞动,华丽壮观。塔身中有塔心室,内有方形塔心柱,下为方形覆莲座,上每面各一佛龛,龛额刻飞天及忍冬花卉。龛内四个佛像均肉髻,面相端庄。
塔顶为砖筑重檐,檐下各出二挑砖华拱,檐头为砖刻椽子。塔檐顶上由砖砌斗八形式组成平座,平座上置塔刹,塔刹由复钵、相轮、宝顶组成。
该塔尚无明确的年代记载,据建筑风格及雕刻技法推断,塔基座和塔身建于盛唐。当时因战乱或财力不足等原因,未完工。塔顶以砖砌筑而成,其风格与汶上县北宋宝相寺砖塔一致。推测为北宋时期补建而成。
此塔1988年作为千佛崖造像的附属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面塔身
-----------------------------------------------------------------------------------------------
三、皇姑庵塔
除了这座龙虎塔,神通寺遗址还有一座小龙虎塔,现位于四门塔北不远处。该塔是由附近突泉村皇姑庵遗址迁来,所以也叫皇姑庵塔,也称小唐塔。出于保护的目的,为该塔特建了单独的房子罩着,但房子过小,预留的窗户又罩了铁网,没法欣赏。局部来看,皇姑庵塔可以说非常精致。

有关资料如下:该塔为方形七层密檐式石塔,第七层及塔刹已丢失,现仅存六层,高为3.64米。塔基为二层须弥座,座的束腰部分刻有伎乐人及花卉图案,第二层须弥座刻有覆莲二道,在其上为阶梯式座,座四周刻有伎乐人的浮雕。
塔身隅角各雕盘龙柱,其南面中央辟一尖拱门楣,内为塔心室,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门外两侧各雕天王一尊,平托舍利宝塔,脚踏夜叉,门上中央雕兽头,上两侧雕龙各一条,两龙中央雕佛造像一躯,组成华丽的浮雕塔身。塔身东面题记一则:“开元五年(717年)岁次丁已三月辛丑朔八日戊申大浮图主 贯王兄李生弟成弟天剑尊上为国王帝主下及师僧父母普为法界苍生咸同斯福”。塔檐用整块石凿成“挑四、收三”的叠涩做法,各层檐间壁体四面均刻小龛,龛内一佛,结跏趺坐,作禅定像。龛侧刻有题记,已漫朽不清。
此塔玲珑华丽,雕刻精细,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对大龙虎塔年代的判断是有力的旁证材料。
网上找来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