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那些年
(2014-09-24 08:32:31)
标签:
情感信件问答学医高中 |
分类: 没有大事 |
来信照登:
三郎哥我是一名高中生,能与我分享一下你的高三学习生活吗?让我借鉴一下,我也想当医生。我是准高三,现在是我的暑假期间,平常成绩600(山东地区),在班里20名左右,想暑假里好好学点,赶一赶,但就是克制不住,老想着跟同学们疯玩,想到自己的理想之类的时候能在书桌上坐一小时,但很快思想就开小差了,所以就玩的也不爽学的也不好。还有我对手机情有独钟,很想改掉这些坏毛病。请问你有没有碰上这些问题,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小黑-----(新浪微博用户)
小黑:
你好!
你是第一个咨询我高中生活的。我就简单说说吧。
1998年,14岁,我进入高中。学校就在镇上,说不上很好,但离家近。高中三年,仿佛无知无觉,该学的学,该考的考。好在成绩尚可,高考时全校第二,全县第七。可放到全省,貌似到了3000名之外。
作为老乡,我得说在山东高考挺不容易的。分数虽不低,却难进好大学。没办法!区域化的竞争下,你只能通过考高分,才能进入一个满意的大学。与通讯发达的眼下相比,1998年就像混沌初开的天地。当年,手机必然是没有的。就连walkman或CD机都显得高大上,有钱的学生可能有BP机。所以,我基本是无法获取外界信息的。
离学校两公里外的网吧,大家艰难地点开搜狐网站,进入女人频道,看看明星照片。大半夜的,会有兄弟爬出墙头,到录像厅看成人动作片。我甚胆小,就连在被窝听夜半情感电台的经历都没有。就仿佛,高中三年有如枯燥的学习机器。早晨操场跑圈,三点一线,在一摞摞课本教材后面做掉一张张试卷。三年里,唯一参加的校园活动是,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预赛便被刷下。唯一好玩的是,我代表学校参加了除语文以外的所有省、市级竞赛。
我暗恋了一个女生三年,写了很多日记与纸条,接过她递过来尚温热的糖果,便兴奋的不得了。更多的时候,我在阅读中度过。当然,手里闲钱有限,看的最多的是《辽宁青年》、《青年文摘》,以及各种便宜的盗版书。
我并不喜欢高三的岁月。一来,班主任因绯闻而锒铛入狱,以致后续换了两个班主任;二来,我不喜欢数学,尽管容易考高分;三来,高三很机器,尽管不痛苦。更何况,进入高三,意味着一场人生独木桥的考验就在前方。
我的父母从来不唠叨我的学习,他们知道我表现尚可。就学习而言,没让他们眉目不展。后来,就连进入大学的花销,寻找工作,都没让他们眉目不展。所以,我每次回去看父母,都能开心地陪他们喝酒。在山东,自然是白酒。
现在说说你的“坏毛病”吧。“克制不住,老想着跟同学们疯玩,想到自己的理想之类的时候能在书桌上坐一小时,但很快思想就开小差了,所以就玩的也不爽学的也不好。还有我对手机情有独钟。”
我觉得这不算坏毛病,是一个正常青年的正常表现吧。暑假不就是用来疯玩的吗?我看到你的微博头像,是与两位黑哥们的合影,多好呀!至于开小差、玩手机,我真不觉得这是坏毛病。时代如此,很难抵挡。
只是,你进入高三了。如果你要参加高考,那么就得考个好成绩。想要个好成绩,只能发挥你的潜能,去学习,去练习。如果想专心学习,势必要舍弃些什么。就眼下而言,你该把手机交给你妈。你该把能侵占你时间精力的物品,束之高阁。
把这当做一种心性锻炼,一种耐力训练吧。如果你练的不错,不管身处何方,你都不用太为自己的人生感到惆怅的。
再谈谈你想当医生的事情。拿我来说,我从没想到我会成为医生。我当时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治理环境的环保专家。可当我填报志愿时,厚厚参考手册上,上千个专业只是印刷的白纸黑字。它们毫无温度。我不懂自动化、信息化专业到底是什么......
总之,对我这种土老帽而言,我压根不知道要学什么专业好。更重点的是,我在高考志愿上,却让父母眉目不展了。最终,我遵从了他们的意愿,进入医学院,被麻醉专业选择。有时候,一切如此蹊跷,捉摸不定。
先不说医学院了,谈谈从医吧。我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听过一个发生在电影院的鬼故事,以致多年来不敢迈入电影院欣赏大片。在你做出是否想进医学院前,要多问自己一些问题。内心要清楚,自己是否惧怕某些场景或情境。
最基本的一个,害怕尸体解剖吗?我曾遇到一位面试官,谈起面试一位想读医学院的女生的经历。当她听说有解剖课时,死活不愿上医学院了。
你也知道,中国的医疗环境并不算好,医患关系也很紧张。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我没法给你建议,但我敬佩那些一心从医的学弟学妹。当他们选择了医学院,直到立志将医生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他们便选择了终身学习的道路,选择为病家服务,选择了许多放弃。
在中国,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路途愈发辛苦。医学院大多将以五年或八年制为主体。毕业后,他们只能算对医学有初步了解的人。在经历规范的住院医生培训(1—3年)后,才算一个合格的住院医生。随后,便是漫长的职业成长路途。因此,要问问自己,是否愿意接受如此长的培训。
上述,就算我的简要回答。
祝愿你一切都好。
薄三郎
08.2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