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麻醉论之五

(2013-08-25 17:36:39)
标签:

麻醉

低分子肝素

椎管内

高血压

硬膜外血肿

分类: 麻醉笔记

[肝素抗凝期间的胸段硬膜外镇痛 ]按照美国区域麻醉协会的相关指南,对肝素抗凝期间硬膜外麻醉镇痛的要求是这样说的: 1.应在硬膜外置管前 4h停止使用肝素; 2.硬膜外置管与心肺转流全量肝素化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超过 60min; 3.硬膜外导管应在凝血功能恢复后才能拔除。换言之,若术后需使用肝素,应在停止使用肝素后 2-4h再拔除硬膜外导管。

[低分子肝素与椎管内穿刺]1.对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病人,椎管内穿刺应在上次应用LMWH后10-12h,术中恢复使用至少应在置管2h后;如果操作时曾反复穿刺或出血,LMWH恢复使用应推迟24h。拔出硬膜外导管应在上次使用LMWH 10-12h后,恢复使用至少应在拔管2h后。若椎管内阻滞较其它麻醉方式更适合患者,应考虑使用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密切监测神经学功能。如果患者术前服用氯吡格雷,目前多建议停用7d以上;对于替罗非班,有说法是停用2d即可,但也有说法是停用4-8h后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2.对于硬膜外穿刺或置管后血肿,颈胸段、胸段硬膜外血肿发生概率,显著高于腰段硬膜外血肿;不同穿刺节段对临床停用低分子肝素时间是否有影响,未查到明确说法。换言之,无论胸段还是腰段,对LMWH的停用或恢复时机应该是相同的。3.目前,对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实施区域麻醉的指南来自于2010年美国区域麻醉与疼痛学会,目前为第三版。中文简要翻译版参见http://wenku.baidu.com/view/a81f0df8c8d376eeaeaa3135.html 4.对常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区别,应该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比如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作用位置不同,决定了普通肝素可被鱼精蛋白拮抗,后者难被鱼精蛋白拮抗;前者静脉注射效果好,后者皮下注射效果佳(严禁肌肉注射)。

http://s15/middle/58cc7593zx6C8ifiWHs8e&690

[区分低分子肝素的预防与治疗剂量]昨天关于低分子肝素停药与椎管内麻醉关系的段子发出后,来自长海@辉哥 的评论提醒:应区分低分子肝素是用于预防还是治疗!若为治疗,停用时间应延长到24h。不过,针对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与椎管内麻醉的关系,貌似美国与欧洲的标准也不同。再加上国人与欧美人士凝血功能的差异,中国人到底该多久停用,尚无明确指南或标准。目前,临床处理参照欧美,参照下图:

http://s13/middle/58cc7593zx6C8ifRo2E0c&690

 

[高血压患者的麻醉风险]主要包括心肌缺血、脑卒中、肾功能障碍及术中血压波动。无论患者术前血压有多高,麻醉药均可引起显著的血压下降。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其麻醉风险应考虑血压降低是否会降低重要器官的灌注。目前,国际及国内的主要观点是,当患者真实的无创血压>180/110mmHg(去除紧张焦虑的影响)时,若拟行择期手术,应在血压控制稳定后再实施。若急诊手术,应选择起效迅速的抗高血压药物并实施麻醉、手术。对伴有高血压所致的终末器官损害(缺血性心肌病、心衰、肾脏疾病、脑血管病变),有必要进行恰当的术前评估,加强术中管理。

[说易行难]上周,在一天内经历腰麻失败、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阻滞定位不清晰的惨剧。理论总是很完美,现实从来都骨感。惨烈的现实无情击碎了完美的理论。尽管图谱与书本介绍言之凿凿,但实际操作时会遇到许多细节问题。对骨质钙化的老年患者,如何在一片骨头森林里寻找到穿刺间隙,对我依然是个考验:要摆好体位,不要盲目穿刺,在更熟悉解剖的基础上尝试侧路......对于超声引导下的各种穿刺,对超声探头的准备尤为重要,要确保探头表面耦合胶不能有气泡,要对拟穿刺皮肤表面进行充分的石蜡或消毒液湿润,要确保超声平面找到重要解剖定位标志......知易行难!

(重要提示:本内容仅供专业人士阅读,仅做学术交流探讨)

麻醉论之一:硬膜外血肿

麻醉论之二:围术期心肌梗死

麻醉论之三:术中低血压事件

麻醉论之四:深静脉导丝遗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麻醉论之四
后一篇:麻醉论之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