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部掘墓人

(2013-08-12 17:15:04)
标签:

杂谈

两相

掘墓人

门道

也就是

分类: 从医者言

近来,一系列新闻事件,颇有意思。与医疗密切相关的,当属葛兰素史克、法国赛诺菲接连陷入贿赂门;另一桩则是上海法官招嫖事件。仔细一看,这些事件的肇始,都是从一小角色而起,有的犹如内部深喉,有的则像内斗反水,有的完全是“非典型复仇”。就医药公司陷入贿赂门来看,这些破事皆因内部而起,正是自己人完成了掘墓与埋葬过程。

有什么启示呢?最显然的是,人要自净,多保持一些正常的品质。不要出格,做点平常人做的正经事儿。内部人为何要掘墓呢?有可能是,他们无法融入利益共同体系之中。抑或,当他们离开利益共同体后,便反咬一口似的攻击它们。这通常带点毁灭性质,每一分爆料都几乎是真实体现。也就是说,在利益共同体的生态系统中,每个人都扮演了不干净的角色。

结成利益共同体,既像是相互地选择同盟,又是彼此的心理依托,让自己显得合群一些,自然正常一点。可当站的远了,再回头一望,才发现这样一群人已偏离正常轨道太久太远。人是那么天然的热爱冒险,却常不自知。每次冒险获得的甜头,总是刺激他继续深入,不断奢求。这种冒险体现在正能量事件上,便是个雄心勃勃的事业狂;当它施展在怪异或不正当的癖好上,便是一条自我放逐之路。

《揭开行政之恶》是一本非常杰出的公共行政著作,他所探讨的主题是“邪恶”。虽然我还没弄懂“行政之恶”的意思,很多描述却十分妥帖。“人们参与邪恶行为的同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不当之处。确实,普通大众很可能只是在忠实地扮演自己的组织角色——本质上做着周围的人们认定的本分之事……在更为恶劣的时候,即是在我们所谓的道德错位的条件下,邪恶之事被很有说服力地重新定义为良善之事,因此普通大众会非常愿意投入行政之恶的运动,还一心以为自己的行为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善的。”

对应到某个组织或公司里,这普通大众则是普通员工。就像这些药企的营销部门,他们接受着各式各样的培训,既人情练达察言观色,也熟悉药物懂得游说。无论使用何样的营销手段,只要医生的处方里使用这种药物,便是成功了。我想,不管是这些员工,还是医生,都将二者的接触熟悉视为天然过程。到最后,他们或许并不吝于谈论其中的门道或利益。总之,他们谁也没有觉得自己是错的,没有人是邪恶的。“人们总是善于欺骗自己,认为自己的邪恶行为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坏,但我们确实有过这样的道德错位的时候。”

怎么办呢?对个体而言,重要的依然是自律,少些欲望。对体系而言,则应变得更公平、透明,减少因体系所致的职业错误。anyway,知易行难,既不溶入利益共同体,又希望健康自然成长,是困难的。想起一位老师曾喜欢说的话,“富贵险中求”。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它的前一句是“成功细中取”。两相对照,很有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次到苏州
后一篇:麻醉论之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