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麻醉论之三

(2013-08-11 13:08:18)
标签:

杂谈

麻醉

医学

喉罩

超声引导

分类: 麻醉笔记

前言:这是一个全新的项目,也是一个实验。简言之,本人在工作日会每天发布一条微信,内容皆与麻醉相关。有的内容来自于临床实践与问题,有的条目则是阅读文献总结而来。做这样的事情,纯粹是死磕自己。是否能对各位麻醉同道产生愉悦价值,却倒未必。做这样的事情,最难的不在于查读文献,而是能否坚持。我的博客曾经荒废过,曾经最成功的连续项目是“美国周记”系列。现在,“麻醉论”系列开张,能坚持多久,且走且瞧。死磕自己,锻炼耐性。

本周的麻醉论系列,我们关注的话题是术中低血压事件。下一周的话题,我希望宽泛一些,多结合每日的临床麻醉实践或文献阅读。

[术中低血压]在不少麻醉医生眼里,术中低血压已“见怪不怪”,十分普遍。每位麻醉医师对低血压的承受水平不同,这又因手术种类、患者一般情况而有区别。因此,当外科医生看见监护上的无创血压为85/55mmHg时,他可能觉得偏低时,麻醉医生可能觉得血压还可以。换言之,术中低血压因判断标准不同,其发生率有较大区别。2009年,Bijker等观察了1705例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结果发现64%的患者出现术中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事件,超过93%的患者术中至少出现一次收缩压与平均动脉压下降超过基础水平的20%。上述低血压事件与术后一年死亡率(5.2%)无显著相关性。不过,如果患者出现收缩压与平均动脉压下降超过基础水平的40%,患者术后一年死亡率风险有增高趋势。这项阴性结果的研究,很可能是因为术后一年死亡率较低的关系,所以无法得出术中低血压不利于患者预后的结论。2005年,Monk的研究则认为,术中收缩压<80mmHg持续时间每增加1min,患者术后一年死亡率风险则增高3.6%。目前,不少医院麻醉记录单采用电子化记录与输出,这为研究术中低血压与预后的研究提供了便利。【Anesthesiology 2009;111:1217-26;Anesth Analg 2005;100:4-10】

[术中低血压的最新研究]上条关于术中低血压的讨论发出后,北京的薛富善教授评论:“小薄,Anesthesiology关于该问题又有新问题在线发表了。”本人当即石化,随后释然——薛教授爱学习是出了名的,而且是低调的学习。我当即检索文献,果不其然,在7月3日的该期刊在线发表一项研究,并配发述评。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检索了该中心33330例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数据资料(PS,看到研究者如此钟爱数字3,我很高兴)。他们要探讨的问题是,术中低血压事件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对于低血压,作者的定义是平均动脉压(MAP)<55mmHg。结果发现,在上述患者中,共发生2478例AKI(7.4%)、770例心肌损伤(2.3%)。与从未出现低血压的患者相比,MAP<55mmHg的患者持续时间在1-5、6-10、11-20、>20min时,AKI发生风险增高18%、19%、32%、51%,心肌损伤发生风险增高30%、47%、79%、82%。也就是说,即便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仅有1-5min,AKI与心肌损伤风险便大幅升高。由于这是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者认为应开展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维持术中MAP>55mmHg是否可降低AKI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配发的评论,似乎对该研究“不太感冒”。这篇评论认为,低血压的确会影响诸多重要脏器灌注,但在具体分析每个器官是否发生低灌注损伤时,应予以综合考虑,而非单纯分析平均MAP偏低这一单一因素。比如说,MAP对维持脑灌注很重要、舒张压与心输出量对心肌灌注很关键、MAP与心输出量对肾灌注很有关系。换言之,对MAP可能降低的患者,到底是给予血管收缩药物提升血压,还是容量灌注、强心治疗,可能需要更多的考虑。anyway,关于该研究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内容,请下载该文献 【研究下载:http://t.cn/zQoUqTm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835589

[术中血压的影响因素] 我们还是需要复习大学生理课程的内容,也就是压力 (BP) = 流量 (CO) Χ阻力 (SVR)。CO = HR Χ SV, BP = HR Χ SV Χ SVR。因此,凡是影响HR、SV、SVR的因素都将影响血压,下面我直接照搬文献图表。你们慢慢瞧吧!

http://s12/middle/58cc75934e3a4fd8e21fb&690

围术期低血压的处理流程:

http://s13/middle/58cc75934e3a4fe1d961c&690

http://www.annals.in/article.asp?issn=0971-9784;year=2011;volume=14;issue=2;spage=127;epage=132;aulast=Singh】

[喉罩无法通气]今天为一全麻患者放置喉罩,放置顺利,在位、通气畅,气道压不高。但手术开始20min后麻醉机突然报警,气道压升至40cmH2O ,患者血压心率稳定,患者头部无移位。住院医师立即予手控呼吸,予米库氯胺10mg静推,同时查看LMA是否漏气。手控阻力可,但无呼气末CO2波形,听诊双肺呼吸音不明显。反复调整、重新置入LMA仍未改善通气,SPO2一直为100%,触诊胃区无明显膨隆。经鼻吸引口咽腔,吸出大约20ml分泌物后,通气仍无改善。此时(距气道压升高约4min),拔除LMA,予以面加压通气,通气无困难,复见呼气末CO2波形,予气管插管并放置胃管,此后气道压恢复正常,双肺听诊满意,胃管内回抽出大约50ml清亮液体。患者为何突然LMA通气困难?请大家指点!

[喉罩无法通气]补充昨日病例。患者,女,16岁,行左肱骨内固定取出,SLIPA 47#喉罩。大家给予许多意见。@芋头外公 教授及很多老师都建议,使用纤支镜看看上呼吸道情况。@广州马武华 教授的分析:我感觉可以从两方面考虑:1 先考虑是会厌掉入挡住通气口。因此阻力大,但手控可,CO2出不来,进气可以。这种情况我们见过,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用可视电子镜看一下,有助于判断准确的原因。2 是喉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压迫,牵拉等均有可能导致位置变化。其他像支气管痉挛和喉痉挛不像。供参考。下次类似问题最好是用视频电子镜看,一目了然。湖南湘雅 @Elise王 教授:确有部分病人因咽喉结构用LMA通气不理想,会厌过长,声门位置低可能都造成影响。不必苛求,及时更换气管导管是对的。上海中山 @super1981 老师:既然胃里无气,又无呼末,那就是气跑了,不知能否听到,有压力传导肯定就有呼末。这种情况应该不多见,而且最后的处理也合理,怪异的病例,正确的处理。

中山市中医院的一位麻醉医生认为:我院支气管镜检查均在喉罩下进行,得出了一些经验。1会厌盖住声门都能有正常的呼末波型且通气正常,要不是下镜看是觉察不出来2没有呼末波型且气道压高的,下镜看位置很好,声门关闭,处理是手控加大潮气量,加深麻醉,当出现小口时支气管镜从小口进入,而后就能出现波型了。3喉罩置入时只要有落空感就停放并打气,打气时无需按压喉罩以固定,位置就放得很好,如果是没有阻力才停放很有可能过深。4过深时也是看起来一切正常,但下镜看却一目了然。当然以上几点只是经验。按照该病例摸述,很像我所说的第二点,声门关闭,气道压高,但仍能从缝隙中通气。当初我想多是痉挛,但本病例用了肌松药,这真的不好解释。 (2014.03.03)

[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阻滞]科室终于引进了超声设备,可以学习“可视化”条件下进行神经阻滞了。手上没有现成的图书参考,只得求助网络。在http://www.usra.ca这个超声引导区域麻醉网站上,找到很好的学习资料。视频学习请参考:http://www.usra.ca/supmovie1.php。详细图片长微博请参见:http://t.cn/zQCpzND PS,再送你们一张大图。

http://s12/middle/58cc759307d2a1976ed5b&690

(重要提示:本内容仅供专业人士阅读,仅做学术交流探讨)

麻醉论之一:硬膜外血肿

醉论之二:围术期心肌梗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出游的愿望
后一篇:再次到苏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