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的美好定格·读《学校的样子》

标签:
价值判断教育理念美好校园瞬间定格ppl |
分类: 读书评论 |
——读李强《学校的样子》一书有感
一张照片,背后总有一个鲜活的故事;一张照片,具有足以改变历史的力量。
读李强老师《学校的样子》一书时,我想起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那是2010年元旦,为了宣传世博会,我们组团到洛杉矶参加花车巡游。用鲜花扎成的花车,造型以中国馆等世博元素为主,最为精彩是花车前,由我们带领的一群小学生踩着滑轮,随着花车的运行边滑边进行的表演。因为太过精彩,洛杉矶时报特别用半个版面的篇幅,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幅很大的照片,进行主题报道。在此之前的20多年里,洛杉矶时报没有在头版头条正面报道过我们。一张好的照片,所发挥的作用超出我们的想象。
好照片具有永恒的价值
如今的人们,似乎个个都是摄影爱好者。每天用手机拍照、发布的频率,要比打电话高很多,智能手机让与摄影相关的行业惨淡经营,甚至不得不另谋生路。但大多数人往往只是随性而拍,关心的是朋友圈里有哪些人在关注自己,对照片本身的质量考虑的不够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人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昙花一现,冒了一个泡之后就湮灭在信息的洪流之中,再也不会被他人检索出来了。
什么样的照片才具有永恒的价值,会很被人们经常惦念着呢?
首先,摄影者是一个热爱工作和生活的人。因为热爱,就会有激情,就愿意在某件事情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像你喜欢一朵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它从蓓蕾初现到花瓣完全绽放,再到花朵衰败果实萌芽的全过程进行精细的拍摄;把它每一片花瓣的褶皱、每一根花蕊的细节都精美的记录。这样的喜爱、激情、投入会透过他的照片让人感受得到,并由此引导读者走进现场,获得身临其境之感。
其次,摄影者既是在记录,更是在进行创作。“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既然是记录,那就一定要基于事实,是对现实世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某些方面所进行的影像记录。但仅仅是基于事实的记录并不见得就有价值。如果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出于喜欢,还开始了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开始借助照片来讲述一个故事,记录一段历史,启迪他人的思考,这样的摄影就进入到了创作的领域,拍摄出的照片往往具有感动自己、感动朋友、感动社会的力量。
第三,照片不仅是事实的瞬间定格,更反映了摄影者的价值判断。所有的行动都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人的摄影也是如此。现实生活有那么多的领域可以拍摄,选择专攻某一个领域,这本身就是价值判断;在这个领域中,又有很多可以拍摄的方向,自己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盯着某一个方向坚持不懈地去拍摄,更是一种价值判断。那一定是在拍摄者看来,所拍摄的对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己才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其中。从大的方面看,这样的重要意义往往体现在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小的方面看,也是对人的发展的尊重和理解。
李强老师在十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对北京十一学校的校园生活进行摄影、记录,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师生进行的各种活动。我个人以为,他就是一个对教育充满热爱,对工作的学校满怀感情,努力通过相机的开展创作,每幅作品都包含着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的人。《学校的样子》所呈现给读者的100多幅照片,每一幅都有很多故事,每一幅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印迹,所有的照片又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引领,让人流连忘返,联想很多。
好照片凸显育人的理念
一个学校有怎样的办学理念,他们的教师和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那些将升学率放在首位的学校,你看到的景象必定就是教师加班加点,学生身陷题海,师生看上去显得疲惫不堪、眼神也往往缺少光亮。
有一年我曾有机会带队到韩国和友好学校进行交流,其间有一个细节深深刺激了我。双方的学生在出访之前就有了网络上的来往,为交流做了不少前期的准备。其中的一个活动内容是两所学校各出一个展板,通过照片来介绍自己的学校。我方学生的展板给出的都是学校各种场馆的精美照片,但照片中既没有教师,更看不到学生。对方的学生的展板给出的都是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的照片,看着这些照片,校园里那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两个展板的背后,体现的就是办学理念的差距,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要把学校里花钱添置的设备放在突出的位置!
从李强老师精选的这些照片中,你可以充分感受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站在校园生活的中央”这些办学理念的真实含义。在他的这些照片中,你很少能看到展示学校特色实验室、花重金修建的各类场馆的醒目照片,扑面而来的,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是一张张充满自信的教师的面庞。学生的学习、师生的活动始终是校园生活的主题,始终是李强老师捕捉的焦点。
从这些照片中,你可以充分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充满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些校园里,因为各种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非常紧张,每个人似乎都处在某种临界状态,只要有零星的火苗就能被迅速点燃。长期处于紧张的状况,不仅给每个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常让人有精疲力尽之感。这不是学校该有的样子。看着十一学校的这些校园生活照片,你会发现无论是校长和老师、老师和学生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那样的真诚、团结、友爱,仿佛始终有和煦的春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关系第一,知识第二。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在这些照片中,你能看到学校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重视。为了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现,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选择、风格迥异的学习空间、自己当家做主的学习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校努力将与学生相关的各种活动都设计成课程,给学生创设尽可能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的经历,充实学习的体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富有情趣、充满智趣,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润物无声地落实在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之中。这种只问过程、不求结果的教育,正是教育的本来面貌;虽然他们不把升学率作为办学的唯一目标,但最终却赢得了办学的高质量。
在走向教育高质量发展征途的当下,这样探寻教育本源的实践,是对“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好的诠释。
好照片定格校园的美好
美好的校园是怎样的?也许有人会联想到那如茵的草坪、那曲径通幽的校园小品、那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那大气高端的教学楼……这些自然都是美好校园的物质条件,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美好的校园一定是师生都十分向往的地方。
这种向往体现在何处?
首先,体现在师生都把走进校园、在校园里学习和工作看作是一件非常幸福、十分美好的事情。我在李强老师定格的这些校园照片中,看到了披着朝阳展露着快乐的微笑走进校园的师生,看到了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偶有心得会心一笑的师生;看到了在运动场上快乐奔跑释放身心的学生,看到了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创意不断充满喜悦的学生……校园生活是如此的多彩多姿,是如此的色彩斑斓,怎不吸引师生,怎不让师生心向往之呢?当师生从内心里认同自己的校园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的校园,该是多么的美好!
其次,体现在让师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可以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开学典礼、艺术节、国际主题日、狂欢节之类的学校大型活动,从策划到组织实施,均由学生来担当安排,就连每年活动的主题,也是由学生确定的;学校有各种服务学生的设施,比如说电影院、广告出版印刷等,都是由学生自主经营的;在保证学分得到落实的前提下,选择什么样的课程,选择什么时间上课,全由学生来做主;学校给教师也有很大的自主权,明确教师的责任和权利之间的关系要匹配,既然承担了相应的职责,同时也有处置相关事务的权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再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为每个人的发展创设最大可能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差异,是否将差异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在面对各方面发展特点迥异的学生,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要按照这个尺子的要求去学习和生活,还是给他们创设多样化的尺子,每一把都为学生量身定做,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得到更好的发展。看看书中介绍的枣林村书院,看看那些为更高层次发展的学生创设的自主研修学院,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十一学校校园里的百般美好。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书中精选的照片的简介不仅有中文,还有英文,这对于积极主动地向外界传递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学校样貌是很有益处的。希望这样的学校的样子,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
《学校的样子》,李强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