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草本植物花朵微小清热利湿活血止痛ppl |
分类: 旅途随记 |
一说起母草,那些喜欢养殖小动物的人们,可能立刻就会联想到中华草龟中的母草。不过,这里说的母草不是动物,而是一种小小的植物。
我是前几天在绿化很好的“城市绿道”上散步时,看到这种植物正在开着的小花,才认识母草这种植物的。它们正在开着的花儿非常的小,如果不是特别留意的话,还以为是露水在杂草上凝聚成的小水珠呢。进入到仲秋时节之后,有一些树木已经开始落叶,有的杂草也慢慢地枯萎了起来,母草丝毫没有衰败的迹象,依然开放着一朵朵小小的花儿。这让我联想起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诗歌《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植物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母草所展现的,不就是这样的生命气象吗?
母草
母草(学名:Lindernia crustacea (L.)F. Muell)是玄参科母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是须状的,长在地面上的茎的长度一般在8-20厘米之间,通常匍匐在泥土之上。茎上多分枝,分出来的细枝呈方形且有深沟纹,弯曲着向上生长。母草是一种“群聚”生长的植物,很多株集聚在一起,密密麻麻地将一片土地铺满。母草的叶子是对生的,有较短的叶柄。叶片呈三角状卵形,长8-15毫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阔楔形或浑圆,有极疏的锯齿。叶子的上面近于无毛,下面沿叶脉有稀疏柔毛或近于无毛。母草有很多别名,如四方拳草、蛇通管、小叶蛇针草等,这些名字的得来,与其植株、叶子等的形状特征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母草的花儿单生于叶腋或在茎枝之顶成极短的总状花序。它的花梗细弱,长度在5-22毫米之间,有沟纹。花萼呈坛状,长度在3-5毫米左右,成腹面较深,而侧、背均开裂较浅的5齿,绿色或淡紫色。花冠筒圆筒状,长约8mm,花冠紫色,上唇直立,卵形,钝头,有2浅裂,下唇3裂,中间裂片较大。有四根雄蕊,花柱常早落。蒴果椭圆形,种子近球形,浅黄褐色,有明显的峰窝状瘤突。
母草
玄参科的花大多是二唇形,但不同植物的花,这张嘴有着不同的大小、姿态、厚薄,因而有着不同的表情,成为人们认识它们的标志。
母草这张小巧的唇,上唇近乎向前水平伸展或略微上翘,两个裂片大部分相连,仅先端分裂。下唇的三个裂片几乎是大小相等的,比上唇略长一点。中裂片的喉部,有紫色的斑点。
花萼的分裂深浅程度,是母草属定种的敏感点之一。母草的花萼是浅裂的,不及花萼的一半,这是区别母草与其他同属植物最重要的的特征之一。如果用微距镜头拍下来放大观察,还可以看到,三角形的花萼裂片外面还是被毛的。
母草属的第二个敏感点,是果实与宿存的花萼的长度比。母草的蒴果与花萼是近等长的。这个时节,母草一边开花一边结果,能很容易观察到成熟开裂的蒴果,露出里面像鱼子酱一样晶莹剔透的淡黄色种子。而属于泥花草组中的植物旱田草,它的蒴果则远远长于宿萼。
近水平伸展的上唇
有三裂的下唇
下唇略长于上唇,花萼5浅裂
母草属植物大约有70种以上,主产地在热带亚洲,我国有26种。这些植物又可以分成长果组、泥花草组、尖果组、短果组、母草组等11个组,母草就是母草组中的一种植物。母草组共有三种植物,除了母草之外,还有网萼母草、棱萼母草两种,其中棱萼母草又叫公母草,公母草也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直立或倾卧发出弯曲上升的枝。茎枝略呈四边形,角上有棱,面上有沟,中部的节间较长,可达6cm。叶片菱状卵形至菱状披针形,花冠紫色或蓝紫色,长1.3cm以上,喉部渐扩大,上唇2裂,下唇较上唇大,3裂。
《植物名实图考》对这两种植物进行了比较分析:“公草、母草产湖南田野间。高五六寸,绿茎细弱,似鹅儿肠而不引蔓。公草叶尖,长半寸许,附茎三叶攒生,叶间梢头,复发细长茎,开小绿黄花,大如黍米,落落清疏。母草叶短、微宽,两叶对生,叶间抽短茎,一茎一花。俚医以治跌打,并入妇科,通经络。二草齐用,单用不验。”
公母草
母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湿热泻痢,肾炎水肿,白带,月经不调,痈疖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症。平时有点上火的话,可以摘一把母草来煎水喝,而用母草搭配马齿苋、酒浸泡三天,每天喝一点就能治疗慢性肾炎。
据说在新的植物分类中,母草属将从玄参科中迁移出来,新成立一个母草科,那在这个新的科目中,母草当之无愧地要做“科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