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书育人人格塑造合格公民换位思考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文/徐其学
我很少看书,这次加入读书会,主要的目的只有一个,迫使自己去看书,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么。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常生龙老师写的《让教育更明亮》一书,感触很多。教书25年的我很少考虑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当老师,如何当个合格的老师,如何当一个学生家长都满意的好老师。细想起来,当初考上师范院校,完全是稀里糊涂一回事,哪有想的那么多呀。老师就是一个职业,养家糊口呗,尤其是教书年数愈来愈多,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懈怠,所以想的少了,做的慢了。看了《让教育更明亮》一书,我发现以前我的眼睛好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看不清,道不明,思考时间少了,反应也变得迟钝了。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也是最坚韧最牢固最不会变化的事情。时常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两句话小时候就耳熟能详,且伴随我走过二十五年的教育生涯。我认为教师这一职业也是最不会变化的一个职业,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其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让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八十多年前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经典的教育话语: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社会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看见这句话突感教师责任重大。
《让教育更明亮》一书27页,“成为合格的公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何理解公民?公民姓公,心中有公,学做真人。余秋雨在一个论坛中说,我们的5000年文明,缺少了一个“公”字,总是在强调忠、孝,一头对着皇帝,一头对着自己的家,唯独将中间这一块——“公”给丢失了。回头看看,是呀!
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个组成单位,就像一个个小“社区”,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方面具有最原始的土壤。一个合格地公民,需要“关爱、尊重、责任、公平、信任、品格”。由于初中学生具有特有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所以在课堂上不可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不可能只讲大道理,说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借助平时的思教课,主题班会等等形式开展做一个好公民的教育。
上学期班级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寝室里搞不好关系,总闹小矛盾;班级里的事情推来推去,做值日的一日三打扫没有及时去做,值日同学还老老迟到,做的质量也比较差;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眼高手低,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美事┄┄针对以上这么多的种种现象,班级召开了一个题为《你认为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应有哪些素养》的主题班会,具体的组织,落实,实施过程相当完美,但是我感觉最最精彩的是最后一个环节,有三位学生代表分别用几个词概括一下,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或者说你作为班级里的一员你认为需要做好哪几个关键词。有一位学生概括了三个词:谦虚、从容、责任。这三个词我们平时时常在说,但是这位同学对这三个词做了解释,我给他概括了一下是这样的:谦虚能让别人舒服,从容能让自己舒服,责任能让集体舒服!如果你是一个谦虚的人,和你交流的人肯定会喜欢你,喜欢你的谦逊,喜欢听你的娓娓道来,相信你的这个品质会让别人舒服;从容,对于中学生的心浮气躁,做事不踏实认真,每当考试时总是临时抱佛脚,考出来的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但是又不会总结,不找主观原因,总找客观原因,抱怨题目太难,太偏,计算太繁,其实归结为一点,没有在考前好好准备,没有做到胸有成竹,你说在这样的情形下你怎么能做到从容做事呢,不把自己搞的手忙脚乱才怪呢;责任,我们不要把这个词说的很大,其实班级里的同学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的事情,大扫除你的任务是擦玻璃,你就要把玻璃擦的明亮,如果你的任务是扫地,你要把角角落落扫的干干净净,如果你的任务是擦黑板,你要把黑板擦的照的出影子来┄┄说白了,你做的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件又一件小事汇聚成了大环境,教室地面干净了,玻璃亮了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想必大家肯定愿意、喜欢。再比如在很安静的自学课上,大家都在埋头的学习,突然在某一个角落传来了两人的聊天声,很不和谐的音符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别人的学习氛围,这就是不负责任,如果做好你本应该做的事情,别人舒服,自己舒服,最终集体就舒服了,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呀!
我认为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教育中,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做起,心中始终有一个“公”字,始终想着集体里的每一个人,在集体里团结,心里装着他人,才能拥有力量,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