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需要远见力·读《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

(2021-06-28 06:02:59)
标签:

硬趋势

软趋势

稀缺性思维

丰饶性思维

ppl

分类: 读书评论

——读丹尼斯·伯勒斯等《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一书有感

成长需要远见力·读《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 

什么是远见力?《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一书的作者认为:远见力是你转变视角,愿意弯下腰和膝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看到并掌握目前及未来的趋势。他告诉你如何看到可能性,转变不可能。”看到疫情引发的线上经济热潮,你就跟着去搞在线产品,这顶多就是凑热闹。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才能在其中找到成长和发展的新动力。

在变化中找寻规律

在今天,“变化”是时代的主旋律,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快的让人目不暇接、猝不及防。但所有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其中有两种变化规律很值得我们关注:

一种是周期性变化。季节轮回、朝暮更替,这样的周期性变化我们司空见惯。不光自然观律如此,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类生活的各种行为中,同样有很多周期性的变化。社会仿佛有个巨大的心脏,随着人们的心态时收时张,心态此时是进步、合群的,彼时又是保守和保护主义的。心态周期也在时尚、政治甚至是国际关系和个人关系中有所反映。人类已找出 300 个显著的周期,借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较为精确地预测未来。巴菲特投资方面无往不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洞悉了周期变化之道。

另一种是线性变化。这是一种没有周期、没有起落,向着单方向发展的变化,比如按照一条直线、一条抛物线、一条指数曲线……发生的变化。可能变化的节奏是稳定的,也可能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但总体的变化趋势是不变的。比如说,被称为计算机第一定律的摩尔定律告诉我们,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线性变化的典型事例。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受各种因素制约,但其发展的态势始终是线性的。线性变化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恰恰由于没有起伏可循,它才能创造出全新的独一无二的环境与机会。若能掌握线性变化,就能让未来无形变有形。

本书的作者在让读者认识上上述两种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硬趋势和软趋势的概念。硬趋势是基于可测量、可感知、可预测的事实、事物或客体得出的推测;软趋势则是根据似乎看得到、似乎可预测的统计得出的推测。硬趋势绝对会实现,是未来的定数;软趋势是可能会发生的、未来的变数。比如说,十年后你会老十岁,这是硬趋势,因为老去的现象无法改变。但你的身体状况是变好、变差还是维持现状?你我都无从得知,谁也没办法百分之百确定,这是软趋势,因为你能采取行动改变。

找出硬趋势,就能看到未来;找到软趋势,就能打造未来。比如说在石油还是当今社会的主导能源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发展会呈现怎样的态势呢?你会发现,这其中既有周期性的变化,也有线性变化。季节性消费、经济形势、地缘政治等等,都会导致石油价格的上下波动和周期性变化;但如果你意识到新兴国家中产阶级人口暴增,导致全球需求持续增加这样的硬趋势,就会注意到石油价格从长远的角度看必然是线性增长的,因为所有周期性变化会导致油价起伏的威力,都远不及带动油价上涨的上述硬趋势。软趋势发生的概率再高,绝非定局,仍有机会加以改变。

线性变化常常打乱现状,改变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就别具影响力。远见力就是要认识线性变化,并发现其与周期变化的关系。

驾驭未来的七种能力

丹尼斯·伯勒斯所著的这本书,就是对这7种能力的详细解读。具体如下。

1. 从确定性开始。我们经常会被各种变化搞得眼花缭乱,让自己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之中,被各种烦恼和困惑所羁绊。所谓“从确定性开始”,就是找到并把握你所涉略的领域事物变化的规律,并区分其中的硬趋势、软趋势。

2. 洞察先机。丹尼尔·伯勒斯说:“未来只有两种人,一种人看到海水倒退,知道海啸即将发威;另一种人什么也没看到。后者会陷入铺天盖地的乱象,而前者则会发现前所未有的契机。”看到海水突然倒退,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联想到是海啸爆发的前兆,洞察先机,就能及时作出反应,让自己脱离危险的境地;那些沉醉于海水退下后露出的沙滩和贝壳的人,终将被海水的巨大威力所困。各种变化的背后都有规律,规律就意味着发展的趋势,按照硬趋势的思路去猜测,把握洞察未来所带来的机会,才能让自己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3. 勇于变革。在过去,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的几十年里,工作的环境、性质等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变的,学好了一项技能基本上可以让自己平稳地走过工作和生活的全程。但今天这样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就拿学校教育来说,不断推进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融入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引进的课程改革理念,让很多教师倍感压力。即便一个人看到了变化的趋势,洞察到了先机,但如果没有变革自身的态度和勇气,仍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出局。“只要有可能,必将会实现,你不去做的,别人就会做”。革自己的命总归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没有这样“壮士断腕”的勇气,迟早还是死路一条。

4.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培养全局思维,不要让自己被看似无法解决的巨大路障拦住停滞不前,也不要将过多的精力纠结于“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跳过它进行下一步,从你可以解决的问题开始,去探索对实现目标真正重要的问题,往往当你找到了问题的根,目前的障碍也会应声而解。,跳出你面临的问题,不是一种哲学上的否定、回避或拖延。它是一种强大的概念上的柔术,使得以前看不见的危机公开化,让我们可以采取果断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5. 反其道而行。远见力有个很有效的办法:看人们关注的方向,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寻找。关注没有人关注的领域,能使你看到没有人能注意到的机遇。也就能做到没有人能做过的事儿。在过去,人们去用餐时,三明治、甜甜圈和蛋糕等是主角,咖啡只是配角,不仅品种少,售价也非常便宜。星巴克反其道而行之,把大量的资源都投入进了人们认为是“配餐饮料”的咖啡上,让其变成了主角,一举成就了餐饮业的一段传奇。现在的人们更愿意多花一点钱,在几十款咖啡中选择自己心仪的一款,而让蛋糕等成为品味咖啡时的配角。

6.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节日被重新定义之后,我们看到了价值上万的月饼、粽子礼盒。手机被重新定义之后,它再也不仅仅是一个可以通话的通信工具。网上书店盛行之后,有人将书店跟咖啡厅、猫舍等结合起来,看书的时候点杯卡布奇诺,看累了跟小猫玩一会,咖啡盈利,跟猫玩野一样要付费,但很多年轻人就是对这种生活趋之若鹜。重新定义和再创造,就是要抓住机会,在事情发生之前改写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变革是硬趋势,在创造是软趋势。变革一定会发生,就在我们身边,不论你希望与否。而再创造,将由我们做主,你不去做,别人就会去做。

7.主导未来。践行以上六各方面是为了主导自己或者企业、单位的未来。未来就是由很多个很小的细节组成的。未来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未来的发展的看法。看到硬趋势,软趋势,预测,变革,反其道而行,跳过你最大的问题,重塑自我等,这些都是宝贵而重要的,但还需要一个更大更包容万象的能力:需要积极塑造自己的未来。在这过程中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本身是一种被低估的资源,要不断地试错,总结经验,通过远见力来不断塑造自己。

学会在丰饶的世界里成长

如果你仔细研究上述的七大原则或者说七种能力,就会发现深入了解变化的规律,把握硬趋势是关键所在。作者为此特别总结了催化当今时代知识、信息、科技几何增长背后的几股确定性硬趋势,它们分别是:去物质化,就想手机和电脑越来越小巧,功能越来越强大;虚拟化;移动化;产品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全球化;汇聚化。而且这些硬趋势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快,推动其快速变化的是三大数字化的动力源: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能力;网络的带宽;存储能力的极大提升。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上述这些因素融合起来,将有利于自己洞察先机,把握发展的方向。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人类一直为着温饱而努力,一直在和饥饿作斗争。到了现在,我们突然发现,困扰人类长久发展的很多问题,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富足是一种常态,这种富足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方面,在数字化的领域、在精神世界同样也是如此。对今天的孩子们来说,数字丰饶是老生常谈的体验,只要鼠标一点,资源就取之不尽。

在各方面资源紧缺的时代,人们自然就会有稀缺性的思维产生,这种思维的特点就是努力将自己所有但别人没有的东西控制起来,不让他人所拥有。人们申请各种专利,在生产中不让某些企业使用其中的专利,就是稀缺性思维的直接表现。竞争就是稀缺性思维的直接产物。当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丰饶的世界之后,如何依然采取这样的思维,自然是无法面向未来的。从稀缺性思维向丰饶思维转变,从零和竞争向彼此合作转变,不仅是正确的或道德的想法,更是明智的选择

与丰饶性思维相对应的,就是学会分享:“要分享所有最好的想法,建立一个强大的浪潮,水涨则船高。”就像华为的鸿蒙系统,做出开源的选择那样。大家集思广益,分享所有的好想法,就能推动强大的浪潮,水涨船高,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良多

本书的作者特别强调了塑造未来三股至关重要的力量,即沟通、合作和信任。

信息是单向和静态的,并不必然导致行动,并常常浪费时间。沟通是双向和动态的,通常引发行动,并常常能够节省时间。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最基础的是数据,数据之上是信息,信息之上是知识,知识之上是智慧。你花在数据和信息的时间越少,在知识和智慧上花的时间就越多,提供的价值也越多。你经常和别人通过沟通来分享知识和智慧,才能启迪别人的智慧,实现价值的倍增。

协作和合作不同。协作是指两人各做各的事,同时彼此给予对方一些配合。两人合作,不仅是彼此配合,而且要共同创造未来。稀缺性思维的人反对合作,觉得对外不透明才是对自己有利的;丰饶性思维的人倡导合作,希望在全球化、互联网的速度下就某些问题达成全球共识商定普遍接受的标准,从而加快丰饶经济的成长,促进进一步的合作。

在沟通时代,信任已经承担了全新的经济和结构意义。工业经济以实体资源为主,信任很重要,但打破信任很少会被察觉。在当今以电子为基础的经济中,如果信任被打破,人们就会发帖,让企业的恶名传遍世界各地。信任是数字化关系中的新型货币。世界的去物质化程度越高,人们就越依赖于信任。信任是把网络经济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的黏合剂。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丹尼尔·伯勒斯,约翰·戴维·曼著,金丽鑫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