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书达成精神的契合

(2021-06-05 05:45:32)
标签:

认识学生

夯实教育

遇见自己

精神契合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与书达成精神的契合

 

沈金老师是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英语老师,也是一位在课堂上不断改革、勇于探索实践的青年教师。受学校“全息阅读”课程的影响,她每天坚持阅读并加入了学校“求原书吧”,和一群爱阅读的老师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响应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呼吁:“要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我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就是她阅读过的一本书。

 

读书心得

/沈金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书是河流,文字的意义与力量,惟有流经生命,方能让人学会在千丝万缕中学会联系,形成私人的阅读史,成为真正的读者。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是常老师自己的阅读史,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其中蕴含的智慧和能量,读者很难简单地复制。但它,却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视角,让我们从“读书”这个源头上出发,明白自己应与书籍之间达成精神的契合——通过用心阅读、吸收书中智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索,定有心得。

阅读,让我们更好地遇见自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何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恪守作为教师的本真和初心,心怀学生,是教好书、教好学生的重要基础。是满足于一个教书匠,做机械的重复工作,还是选择有一颗挑战的心,不断地实现并突破自我?是满足于一份安稳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是选择把工作当做事业,不断学习不断推陈出新?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坚持不懈地阅读、邂逅一次次最美景致的修行者,看到了每周坚持阅读一本书、写一篇书评的潜行者。常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丰沛的热情和精进钻研的精神,努力把“教师”从一种普通的职业定位上升到了事业奉献的高度。

阅读,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学生。

在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虽然还谈不上职业倦怠感,但是我已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困惑与不足在逐步增长。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我真的了解学生吗?我真的会爱学生吗?我真的能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吗?如何更好地认识他们,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常老师的思考与做法。他揣摩让学生喜欢的诀窍,他思考教师和学生说话的艺术,他呼吁别让童年在信息时代消逝,他想出了让家校沟通更有成效的策略,他在思索究竟拿什么奉献给学生,他甚至去研究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点点滴滴,都是基于更好地服务学生,基于对学生的爱。

阅读,让我们更好地夯实教育。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有教育效能感,既教师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这种效能感,多半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常老师的书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建议。比如 “教学即创造”中,作者选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亲切自然,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常老师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自己先变成孩子”、“遵循教育规律”、“要时刻以身示范”等,用独特的见解,高度概括出了于老师的教学智慧,让人一目了然。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