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十四五”规划云论坛

标签:
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原则问题对策ppl |
分类: 我的心情 |

云论坛模板
今年1月份,《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我写的题为《做好开年计划,工作更有成效》的文章,这篇文章被《中小学管理》杂志社所关注。杂志社的社长柴纯青先生亲自给我打电话,说看了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受到启发,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十四五”规划方面的文章,我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很快完成了《以“十四五”规划引领区域教育迈入新征程》这篇文章,并刊登在《中小学管理》杂志2021年第3期上。
这一期的杂志是有关“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专刊,杂志社邀请了各方专家学者、学校的校长等,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问题。这期杂志出版后,受到各方欢迎,杂志社于是决定趁热打铁,再举办一次云论坛,把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说细说透。杂志社再次和我联系,希望我能在论坛上做一个发言。
说实在的,这段时间事情很多,期间还有外出调研等任务,我一直犹豫不决,几次和联系人沟通,想辞去这一任务,但负责和我联系的王淑清老师很有耐心,并一直鼓励我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们做一些交流。我还在左右摇摆的时候,杂志上已经将云论坛的相关信息通过微信发布了出去,并给我确定了“区域教育发展的问题研判和战略规划”这个交流题目。就这样,我被杂志社拽上了云论坛,4月16日这天,完成了杂志社的命题作文,做了近40分钟的报告。
德鲁克认为,战略发展规划是“为未来做现在的决策”,我就从这句话开始说起,提醒大家在制定规划时,首先要明确规划的三大价值与使命: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承担着衔接国家战略目标与区域发展需求的使命;承载着正视问题、推进改革、发展教育的事业精神;同时还要有效促进区域各种要素的协同配合。规划制定者要让规划成为政策指导系统(区域党委、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决策支持系统(教育专家)的共识,同时要协同国家相关政策、区域经济社会规划、学校典型案例以及区域实践创新。我分析了区域在编制规划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了四类问题,并对每类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在报告的最后,给各地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注意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区的发展路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保底的基础上尽力而为;还要不断提炼发展模式,注重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本次论坛时间一整天,共安排了13位嘉宾进行论坛主持、开闭幕式致辞、主题讲座等工作。在“宏观视野”部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综合研究部主任王烽从战略定位、理念渗透、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四个方面出发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目标与重点任务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我在他的报告之后,就“区域教育发展的问题研判和战略规划”这一话题进行了分享。
在“区域探索”领域,杂志社邀请了两位校领导分享经验。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局长高峰,分享了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题下进行区域教育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以及编制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具体做法。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尤娜,分享了北京市东城区借助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经验。
在“学校行动”部分,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助理胡晓军老师为与会观众们分享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思考与行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以“提质强效”为主题分享了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而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看来,规划的应有之意是助力学校成为师生们想要的样子。
在“理性观察”部分,华东师范大学李伟胜教授表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智慧,这是我们从基本要求向更高要求的“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要有相对清晰的方向,并且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苏君阳也分享了他的一些想法,苏君阳表示学校规划的制定就是谋求学校未来发展的过程,理念、目标、任务、举措等是制定规划的最基本要素。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孙金鑫则建议,区域和学校在制定规划要做到“上下互化、左右观瞻、人事相得、美美与共”。
云论坛的一大好处,就是各位专家的发言都可以回放。杂志社已经将各位专家的视频汇集起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直接观看,为那些需要了解规划编制工作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