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2021-02-24 06:11:07)
标签:

诸葛菜

三国故事

蔓菁

春的使者

ppl

分类: 旅途随记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二月蓝

尽管我们一直说近些年气候变化异常,但前人所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还是很能说明一年四季气候和物态变化特征的。你看,立春一过,道路两旁、枯萎的草丛中,一簇簇嫩绿的新芽争先恐后,树丫上、尚未长出新叶的枝头前,一朵朵鲜花或含苞待放,或群芳斗艳……没过几天,地上的植物披上了一层新绿,树上的花儿开满了枝头,一派欣欣然的景象。

走在新江湾城的湿地里,树林下原本枯黄的草地似乎就像变魔术一样,一天天在变换着色彩,各种植物循着春天的讯息从沉睡的状态中苏醒了过来,用自己娇弱的身姿和亮丽的色泽为大地披上了华丽的春装。那生长着二月蓝的一片林地,此刻已悄然变成了一片紫色海洋。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见季羡林《二月兰》)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二月蓝

二月蓝是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诸葛菜属共有2种植物,分布于亚洲中部及东部,我国只有1种,产于华北及华东地区。二月蓝在分类学中归属于十字花科,与我们日常所食的白菜、油菜、萝卜、甘蓝、芥菜,同属一个大家族。这些被人们戏称为“菜科”的植物,有一个最显著的共同特征:花朵具有四枚花瓣,开花时如同十字形。

无论是我们餐桌上的大白菜、用来榨油的油菜,还是观赏的羽衣甘蓝,都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它们在秋播的播种方式下,通常需要两年时间完成生命周期:第一年是生根发芽、茎叶生长的营养生长阶段,第二年则是抽薹、开花、结果、散播种子的繁殖生长阶段。作为观花地被植物的二月蓝也不例外,它耐寒旱、花期长、易养护,适合在秋季播种,春季观花。在春风的召唤下,成千上万的小紫花悉数开放,此时就是观赏二月蓝的最佳时节。当我们见到叶片青绿抱茎而生,花瓣四出色紫或白,结着长角果的植物,那便是二月蓝了。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二月蓝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十字花科典型花卉图

二月蓝的株高一般在50厘米上下,茎呈直立状且每株植物只有一根茎。位于根部的基生叶和位于茎的下部的茎生叶羽状深裂,叶基心形,叶缘有钝齿;位于茎上部的茎生叶长圆形或窄卵形,叶基抱茎呈耳状,叶缘有不整齐的锯齿状结构。

总状花序顶生,着生5-20朵,花瓣中有幼细的脉纹,花多为蓝紫色或淡红色,随着花期的延续,花色逐渐转淡,最终变为白色。有花瓣4枚,呈长卵形,具长爪,花瓣长度约1-2厘米。有雄蕊6枚,花丝白色,花药黄色。这6枚雄蕊排列成两轮:外轮的两枚花丝较短,内轮的四枚花丝较长。这种雄蕊存在的形式被称为“四强雄蕊”,也是辨识十字花科植物的一大特征。

花期过后,二月蓝会结出许多迷你毛衣针般的线形长角果,长6-9cm。长角果的顶端有细长的喙,果实具有四条棱,内有大量细小的黑褐色种子,种子卵形至长圆形。果实成熟后会自然开裂,弹出种子。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四强雄蕊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线形长角果

在《中国植物志》中,二月蓝的中文正式名叫做诸葛菜,因其盛花期多在农历二月,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二月蓝”。季羡林先生笔下芳名远播的《二月兰》,实际上是个美丽的笔误,因为它并非兰科植物。

有这种笔误的还不止季羡林一人。宗璞也将诸葛菜称之为“二月兰”。他在《送春》里写道:“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在童话《花的话》中,宗璞将各种花儿安排在月下花园比美。“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她们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可是,小男孩的眼里只有二月兰。他采了二月兰准备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小男孩认为,“老师一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二月蓝

关于诸葛菜名称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诸葛亮当上了刘备的军事中郎将,总监军粮和税赋。由于刘备有大量兵马,相对粮草需求大,百姓负担就更大。假如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人心就不安定了。有一次,诸葛亮微服出巡,见一种菜,称为“蔓菁”,从老农口中得知此菜浑身是宝,叶子和茎都能吃,吃剩的可制成腌菜,青黄不接时,这菜可成为当家菜。

诸葛亮对此菜极感兴趣,他向老农问了每亩“蔓菁”的产量及种法,便下令要士兵开荒种这菜,一方面补充军粮,另一方面又可用作牲畜饲料,既经济又实惠,一举两得,于是诸葛亮命土兵广种“蔓菁”,军粮充足,后世把这菜称为诸葛菜。

唐代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三蜀之人,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草木花果·诸葛菜》也说:“今所在有菜野生,类蔓菁,叶厚多歧差,小子如萝卜,腹不光泽,花四出而色紫,人谓之诸葛亮菜。”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诸葛菜

因为这个传说,诸葛菜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这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之中也有体现。

宋代李石写有《诸葛菜》一诗:“郡圃耡荒雪,家山斸浅沙。只今诸葛菜,何似邵平瓜。小摘情何厚,长斋气自华。官烹与私炙,随处即生涯。”意思是说,在官家的菜园里垦出几块地来,故乡的沙土上也挖点坑,都种下诸葛菜,像当初邵平种瓜一样。在这块菜园,每天都能摘几棵诸葛菜食用,常吃素菜气质自然也就不同。不管是在官家还是在百姓,都能吃到它,它可真的好生长,随处都可落地生芽。

清代陈作霖也写有《减字木兰花·诸葛菜》:“将星落后,留得大名垂宇宙。老圃春深,传出英雄尽瘁心。浓青浅翠,驻马坡前无隙地。此味能知,臣本江南一布衣。”称赞诸葛菜和诸葛亮,都有着布衣的秉性。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诸葛菜

那么,当年为诸葛亮的军队补充军粮的植物真的是这二月蓝吗?这其中也有一个误解。

首先,二月蓝的嫩茎叶确实可当作野菜食用,但其苦味明显且受时令限制,能够食用的时间比较有限,一旦开花后就老苦不堪;其次,二月蓝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华东和华北地区,种植的区域也有所限制。所以并不适合作为主粮。

诸葛亮当年补充军粮的“蔓菁”,其实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诸葛菜。蔓菁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成员。它的扁球形块根肉质肥厚可食,又被叫做“大头菜”、“盘菜”。由于蔓菁的耐寒性强,至今它仍是青藏高原主要的食用、饲用作物。明代文学家张岱在他编著的《夜航船》一书中说:“诸葛武侯出军,凡所止之处,必种蔓菁,即萝卜菜,蜀人呼为诸葛菜。其菜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痰止渴,四美;煮食之补人,五美。故又名五美菜。”

二月蓝和蔓菁是同科亲戚,基生叶也都是大头羽状分裂,或许正因为如此,古时候误将二月蓝称为诸葛菜。久而久之,人们印象中的“诸葛菜”早已不再是蔓菁。于是在正式命名时,索性将错就错,依这一既成的事实将二月蓝命名为诸葛菜。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蔓菁

二月蓝中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花卉。它的嫩叶有点苦,可以用开水泡,再放在冷开水中浸泡,直至无苦味时制作菜肴。凉拌着吃是一种选择;或者用其和牛、羊肉等一起剁碎做馅,做成包子或者饺子;也可以炒制成各种菜品食用。二月蓝的种子可以用来榨油,是很好的油料植物。特别是其亚油酸比例较高,对人体极为有利。因亚油酸具有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能,并可软化血管和阻止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病患者的良好药物。

在早春植物中,开花量惊人的二月蓝总能吸引许多昆虫。不过,在前来访花的昆虫中,并非都是勤恳的传粉者,也有少数带着小心机。例如黄胸木蜂,多数个体会正常采集花粉花蜜,助其传粉,但少数会利用口器在花萼基部打洞,偷食花蜜。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偷食花蜜的黄胸木蜂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紫花丛中采蜜忙

对于舌尖上的春光,不同昆虫有着不同喜好。有的昆虫喜食花粉、花蜜,有的则喜欢叶片。二月蓝的叶片上,就会经常出现一团团蜿蜒的白色线条,酷似卡通迷宫。这些线条可不是天然形成或者人为涂鸦,而是潜叶虫的杰作。“潜叶虫”是一个统称,主要来自蝇类、蛾类、叶蜂以及一部分甲虫。

潜叶虫“作画”,全靠嘴啃。例如潜叶蝇的母虫,它们会将卵产在二月蓝的嫩叶上,孵化后的幼虫会沿着叶缘向内取食叶肉,如同挖隧道一般,只留下叶片的上下表皮。受到啃食的叶片虽看似完整,但内部却布满了的白色蛀道。这种病虫害会造成叶绿素降低,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甚至还会造成植株死亡。因此,出于病虫害防治的需要,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中的二月蓝可能会进行化学防治,切记不要采摘食用。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潜叶虫“作画”

如气似雾的二月蓝

二月蓝可食用的嫩叶

    你看,一株小小的诸葛菜,就有这么多的故事。趁着它花儿开得正艳,赶紧去找寻一下它的踪迹,亲眼目睹一下那醉人的紫色花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