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习更高质量

(2021-02-15 08:27:00)
标签:

项目式教学

实践要点

五大特点

挑战式学习

ppl

——读苏西·博斯等《项目式教学》一书有感

让学习更高质量

 

促进更高质量的学习,是当下全球教育改革一致的追求。这是基于当下的教育教学方式陈旧、效率低下等弊端而提出的改革目标。为此,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项目式教学(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教学改革案例之一,近些年来,其探索实践的经验已经辐射到全球各地,对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一、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要点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特定规范之上的教学实践探索,该规范由七个基本要点组成:让学习更高质量

2.设计与计划。PBL的一大特点是通过构建与学生的生活和社区联系起来的项目来开展学习活动,并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到项目实践活动中来。因此,项目的设计非常重要,要体现如下设计元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疑问;持续的探究;与真实的生活和世界相联系;促进学生不断反思;批判性的反馈和修改;公开展示实践的成果等。教师在设计相关项目的过程中,要有完整的计划,以确保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和项目要素等的有机融合。

3.与课标对应。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能局限于一两节课就能实现的低层次思维目标,要聚焦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二是不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叠加目标,要保持对高阶目标的专注,确保有限学习目标的达成。让学习更高质量

5.评估学生的学习。即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反馈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同学、教师、相关的专家或者观众等,反馈的目的不是给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而是告诉他们接下来可以怎样做,怎样可以做的更好,让学生通过反馈获得成长性的学习体验。

6.搭建学习支架。一是要给学生搭建项目流程的支架,引导学生按照项目设计的核心要素逐一加以实施,不能随波逐流;二是要给学生搭建学习知识内容的支架,当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基础知识上的障碍时,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克服;三是要给学生搭建语言能力发展的支架,保证在一个公平的课堂上,学生先前的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或阅读水平不应该成为通向成功的障碍;四是要为学生搭建培育成功素养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造力、学术能力,等等。除此之外,帮助学生从失败中复原也是一种支架。

7.参与和指导。在PBL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指导教练,重在指导学生学到什么,而不是自己知道什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的习惯,这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通过重新平衡传统的师生权力关系来促进公平。教师要鼓励勇于参与的学习文化,即便犯错会付出痛苦的代价,也要在跌倒后再试一次,并学着去热爱它。

二、项目式教学的几个特点

如前所述,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习情境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它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因为项目的选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或社区中的现实问题,所以基本上都是跨学科的,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对传统的以分科为主的教学是一大大挑战。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师基本上都只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专长,对其他领域知之甚少,如果要推进项目式教学,从项目的选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等,都需要有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

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真实性的项目,是项目式教学的最大亮点,所有的项目都源自学生的真实生活或周边社区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问题探索,在事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立体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学习资源没有经过课程专家的加工、抽象,是一种原生态的资源,这对习惯于课本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对习惯于从抽象到抽象的教师更是一大挑战。

三是有实际价值的项目成果。针对实际问题的项目学习,所获得项目成果指向问题的解决,因此具有实际的价值。比如有的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当地有一种常见的动物没有引起市民的关注,于是通过给州政府提供的项目报告,达到了将该动物推举为“州动物”的实际效果;有项目小组通过制作精美的视频倡导市民应该关注当地的环境问题,被当地政府所认可,多次邀请他们帮助政府制作相关的视频,也促成了项目式教学向深度的推进。

四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学习。项目的实施建立在课堂公约的基础之上,学生在总的时间框架内具体设计项目的流程和时间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项目的参与者和责任人,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建议,但不会干涉学生的决定,仅在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的支架,帮助他们梳理目标、顺利渡过难关。这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内驱式的学习,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有效运用知识。只有更深刻的理解内容,学生才能长久记住他们所学的东西。

五是运用各种协作工具开展的学习。项目式教学的很多问题是开放式的,往往没有唯一的答案;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往往需要多角度的思考。这些因素将促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使用多种信息检索工具或者方式去搜索资料、研究分析和沟通合作。熟练使用各种协作工具,有利于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存。

三、项目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1.为什么要选择项目式教学?

本书的作者认为,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项目式的世界,目前在有40%的人,是在不同客户的项目之中奔波的合同工;到2025年,这一比例预计将达到60%。几乎所有的工作,哪怕是传统公司,都是以项目的形式来组织的。既然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基,就必须立足于这个世界当下和未来的实际,组织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活动。

2.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困难吗?

如果教师有改变现状的意愿,项目式教学无疑是一种选择。在最初的阶段,教师可以以传统的教学为主,每个学期尝试探索一到两个项目式教学活动,逐渐熟悉其实施流程和要点。如果仔细研读了相关的书籍,观看书本所附的各种视频,做一些实践性的探索是不太困难的。当然,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那是需要花一些功夫的。首先是教育观念必须要转变,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位置;其次是教学指导的策略要改变,让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成为现实;第三是课堂文化需要重塑,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项目式学习的魅力;第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逐渐培育和重塑,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已经习惯于等待结论,记忆背诵,要让他们发生变化,首先要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感,教师自己也是如此。

3.项目式教学还可以再改进吗?

项目式教学最早是由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在他发表的《项目教学: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一文中提出的,强调项目教学的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去学习,认为知识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获得。这种学习方式契合了核心素养培育中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又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不少学校通过创新实验室、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参与。通常情况下,项目制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所涉及的项目以及项目的最终成果是知晓的,因此教师能够根据学生项目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对学生加以指导,以保证项目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促进挑战式学习的开展。挑战式学习是一种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框架,它使学习者面临一系列个人和团队的挑战,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具相关性和趣味性。在挑战式学习中,教师自己对所选定的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也是不够清晰的,需要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协商推进项目的深入。

 

《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苏西·博斯、约翰·拉尔默著,周华杰、陆颖、唐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师的修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