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疏花

标签:
真假溲疏古籍考证观花植物药用价值ppl |
分类: 旅途随记 |

溲疏花
这段时间在公园、道路两边的绿化带行走,最有可能看到的花儿应该就是溲疏了。
溲疏是虎耳草科溲疏属落叶灌木。溲疏属全属约有60种灌木,分布于温带东亚、墨西哥及中美。我国有53种,各省均有分布,但以西南地区为多。常生长于旷野草地、路边、山坡及林缘。
作为灌木,溲疏的植株通常不是很高,一般在1.5米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2.5米。它的树皮呈薄片状剥落。小枝中空,红褐色,幼时有星状柔毛,老枝光滑。绿色的锯齿叶子对生,有短柄,长5~12厘米,宽2~4厘米,顶端尖,基部稍圆,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星状毛。初夏的时候开花,纤细修长的枝条上挂着一串串白色或粉色的小花,簇拥着缀满枝头,把绿色的枝条压得垂到地面,就像瀑布一样随风摇曳,又仿佛婀娜多姿的少女,洁净素雅。有人写诗称赞道:“白花绿叶簇成群,野径清幽绝世尘。一缕清风吹隙过,九天素女也轻臻”。


溲疏花
溲疏的品种很多,按照花的大小来区分,有大花溲疏,小花溲疏;按照花朵是否重瓣来区分,有单瓣溲疏、重瓣溲疏;按照花的颜色来区分,有白色溲疏、粉色溲疏、红色溲疏、紫色溲疏等;按照原产地来区分,有黄山溲疏、宁波溲疏、台湾溲疏等;按照花的形状来区分,有卵叶溲疏、钟花溲疏、壮丽溲疏等,按照溲疏的园艺品种来区分,有重瓣白色溲疏,雪樱花,细梗溲疏,草莓田等。虽然品种各不相同,但每种溲疏开花都十分漂亮,颇具观赏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的园林绿化中,溲疏成为一种重要的绿植,被各地所栽种,常与花期相近的花儿配置,在园林中营造次第开花的效果。花开时花序繁茂,远望犹如粉团瑞雪,景观奇特,还常常诱来众多昆虫作客,既延长了树丛的观花期,也给居民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享受。

小花溲疏

大花溲疏

雪樱花

草莓田

白花重瓣溲疏

红花溲疏
大多数植物的花会按一定方式有规律地着生在花轴上,这种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和开放次序称为花序,花序的总花梗或主轴称为花序轴。溲疏的品种不同,所开花的花序也不太一样,主要有圆锥花序、伞房花序、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等。
按照在茎上开花的顺序,可以将花序分成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两大类。无限花序也称作总状花序,可随着花序轴的生长,不断离心地产生花芽,或重复地产生侧枝,每一侧枝顶上分化出花。这类花序的花一般由花序轴下面先开,渐次向上,同时花序轴不断增长,或者花由边缘先开,逐渐趋向中心。圆锥花序是总状花序花序轴的分枝,每一分枝成一总状花序,整个花序略呈圆锥形。有限花序一般就称聚伞花序,其花序轴上顶端先形成花芽,最早开花,并且不再继续生长,后由侧枝枝顶陆续成花。这样所产生的花序,分枝不多,花的数目也较少,它们往往是顶端或中心的花先开,渐次到侧枝开花。伞房花序的花序轴较短,其上着生许多花梗长短不一的两性花。下部花的花梗长,上部花的花梗短,使得整个花序的花几乎排成在一个平面上。

花序示意图

溲疏花
溲疏又名空疏,名字很美,有空灵禅意。想像一下,在林溪深处,一丛轻灵的溲疏白花随山风回旋飘散的景象,意境是否很美好?溲疏花的萼片是灰色的,灰色萼片的花不常见,因此溲疏有一种异样的淡雅。多数溲疏开花都有淡雅的清香,单瓣的品种花开星状,团簇盛开,花满枝头,重瓣的品种更像是挂在枝头飞舞的精灵,曼妙动人。溲疏未开时的花苞是一粒绒绒的珠子,也颇可爱。
比较常见的溲疏是那种开着白色花儿的大花溲疏,这些花儿以洁白守操,有着山花般的矜持,五片花瓣,简洁明了,紧紧簇拥在一起,在微风下翕动着片片花唇,鹅黄色的蕊探出头,无意间泄露了花心的秘密。有了花开,自然少不了蜜蜂的参与,那嗡嗡的声音和此起彼伏身影,似乎也是对溲疏的一种赞美吧。
溲疏花的花语是忠诚、可信任的,它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朋友、上下级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在工作及生活方面合作的很有默契,同时,还有绝对忠诚负责的意思。


溲疏花
查找文献,想了解溲疏的前世今生,没想到还有别样的发现。
溲疏是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的一种木本药用植物:“溲疏,味辛寒,除邪气,止遗溺。”“溲”意为尿,”疏“为疏导顺畅,“溲疏”的意思为利尿,溲疏因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而得名。
但因为过去的人们不太注重对事物的考证,往往根据古籍记载进行文字上的转录和解读,所已经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已经有点搞不清楚《神农本草经》所说的“溲疏”到底是指什么植物了,唐代以后“溲疏”就完全失传了。宋代以来,有很多本草学家想搞明白这种植物到底是什么,晚清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其浚更是多方考访,但都不得要领。一种药用植物就这样稀里糊涂说不明白了。这样的情况还不止溲疏一例。
100多年前,日本的松村任三在编定《植物名汇》时,对《本草纲目》中的“溲疏”进行了考订,认为它是虎耳草科植物,我国的植物学专家以及医药学专著的编撰者也都认可了这一说法,并认为此“溲疏”就是《神农本草经》中的“溲疏”。


溲疏花
李当之在《药录》中说:“溲疏……皮白中空,时时有节。”后人往往根据这一特征来寻找与之相符合的植物,但却没有关注古籍之中所说的溲疏的其他特征,比如说“树高丈许”“生熊耳山谷”等等。祁振声认为,应该从树叶、树枝、花期、果期、花和果实特征、产地等全方位进行考证,才能明确《神农本草经》中所说的“溲疏”究竟是什么植物。
祁振声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河南省所产的两种忍冬属植物——葱皮忍冬和粘毛忍冬,具备古籍所记载的“溲疏”的各种特征,它们才是《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溲疏”,与今天我们所见到这种观花植物“溲疏”完全不同!

葱皮忍冬花

粘毛忍冬
虎耳草科的“溲疏”,虽然也是一味中药,但药效和《神农本草经》所述是不同的,据说还有毒性。人们也是因此而对这种植物的名称产生怀疑的。
当然,祁振声的考证还没有得到医药学方面更加严谨的证明,这段有关“溲疏”植物名字的公案看来还要延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