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

(2019-07-19 06:15:51)
标签:

教育目的

良好习惯

自我发展

遵循规律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

 

    作者努力完成一本书的写作,最希望的就是书店的经营者看上它的价值,愿意在书架上陈列并推介;就是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共鸣,获得启发或者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读了一本书之后能够自觉自愿地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的读者,应该是在书中获得感悟和启发比较多的。感谢江苏省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朱大飞老师对我的作品的阅读,他说因为这本书还带动了家人和同事的阅读,让我非常开心。

 

读《让教育更明亮》有感

/朱大飞

 

 《让教育更明亮》这本书常生龙先生创作的,这本书共收录了作者23篇文章,分成了“教育的目的”“育人的规律”“家庭的责任”和“资源的整和”4辑。最后,作者附了篇后记介绍了本书出版的经过。本书不仅仅适合老师,而且适合家长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阅读,相信读者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教育目的的探讨,从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为生活而学、成为合格的公民、走自我发展之路、感受生命的气息等角度,和大家一起来梳理和探讨教育的本源是什么,我们应该为孩子营造怎样的生活环境和氛围,促使这些目标的实现。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很多教师非常强调良好的课堂纪律,其目的就在于便于自己讲一大堆没有活力的知识灌输到一个班级学生的脑子里。他们记住了一些知识,但记住这些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们并不清楚。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当我们将目标定位为“人的自我发展”,在学习伊始,孩子就应该感受到发现世界的喜悦。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的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浅方面说,就是“养成好习惯”能使才性充分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

 作者说: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面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方向是向外,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也就是接受正规教育,获取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改变外在的命运,及改变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地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另一个方向是向内,读那些所谓无用的书,那些哲学心理人文方面的书籍,未必能改变你的外在命运,但能改变你的内心世界,使你拥有智慧,信仰丰富的心灵生活,拥有一个强健的灵魂,因此也改变了你与外在命运的关系,从而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

 有一些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基本上是不做研究的。他们就像批发商一样,将自己的知道的知识批发给学生。因为学生总是在流动,所以年年批发相同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 在美国,博士学位的证书上有一段拉丁文,其内容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由接受知识转向创造知识的过程,也是养成做学问的习惯。教学相长,千方百计提升自己,遵循教育、学习规律。

 种庄稼的人们都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收割。育人也如此,不仅要关注孩子生理发育的规律,更要研究其心理成长的规律,而且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只有当我们读懂了孩子的身心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才有可能给予正确的养育。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就像周国平在《论教育2传承高贵》中说: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 你可以在不同的书的世界里体验不同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一旦和一本本书在一起“活上了一回回”,你就会成为“心灵的巨富”。你那收获,如果用物质的现金比喻的话,就好像拥有了几家银行存款,需要多少都能随时支取。

 在作者的亲切鼓励、书籍引导下,养成了读书思考的习惯。也带动了家人和同事爱书、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