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最好的教育

(2019-05-24 08:50:57)
标签:

计划与变化

方式与框架

结果与过程

最好的教育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致最好的教育

 

 探究教育的真谛,明确自身的责任,以乐观的态度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明亮。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中心幼儿园陈丹丹的读后感,因此而让我们产生共鸣。

 

致最好的教育

——《让教育更明亮》读书心得

/陈丹丹

 

 寒假期间,我读了常生龙老师的《让教育更明亮》一书,让我能够在假期悠闲的时光中静静地思考关于教育的点滴。常生龙老师的书,总是能通过各种实例让我们在阅读时深有感触,同时也让我们在细节中感受到他广博的见识。

 《让教育更明亮》一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育的目的、育人的规律、家庭的责任、资源的整合,每个部分都有其重点所在。教育的目的一辑向我们揭示了教育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的真相;育人的规律一辑通过人的发展特点向我们讲述了教育要遵守一定规律的重要意义;家庭的责任一辑通过对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家长责任等方面的阐述说明家庭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资源的整合一辑则根据当今社会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发展产生的作用发现资源整合对教育的独特作用。读完整本书,发现常生龙老师想要表达的就是对教育本源的思考,通过明确教育的目的、发现教育的规律、提高家庭的责任、整合教育的资源四个方面的阐述,让教育者达到更明亮的教育。而作为读者的我,也由对教育产生了些许的思考。

 一、教育当有计划,亦能适应变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在上课之前要备好课,做好教学准备,这便是教育计划的基本体现。再往大了说,学校也有三年发展计划,教育部也会定期发布教育计划等,教育应该要有提前的计划,这是作为教育者的责任。但是,教育并不是按照计划一成不变地开展,更不能有了计划后就高枕无忧地不思变,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等及时地、针对地、适当地改变计划,让计划更好地服务教育,帮助学生。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教育工作中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幼儿的年龄特点形成他们对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的学习特点。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常常会因为孩子们的兴趣而改变原本的计划,但却能给孩子们带去更加让他们感兴趣的教育。有一次,我组织班级的小朋友学习关于磁铁的科学知识,在教室里进行了基本的教学后,小朋友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的金属这一特点。于是,接下了的教学活动中,我就请小朋友们每人带一块磁铁,到幼儿园的操场上去寻找能够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操作性。让我没想到的是,小朋友们一开始还饶有兴趣地拿着磁铁这里碰碰,那里碰碰地寻找能够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有几个小朋友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群正在搬家的小蚂蚁,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再也没有兴趣去玩磁铁了。看着小朋友们忍认真地围成一圈蹲在小蚂蚁旁边,我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我改变了原本的教学计划,和小朋友们一起蹲下来,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去观察小蚂蚁,一边看一边把小蚂蚁的基本特点、生活习性等告诉小朋友们,在这个过程中再渗透小蚂蚁搬家的原因。由于小朋友们对小蚂蚁搬家这个现象本身就很有兴趣,所以听得特别认真。回到教室后,还意犹未尽地讨论着,于是我又在区域活动中请小朋友们根据对小蚂蚁的观察和了解,选择相关的区域进行继续活动。有的小朋友在美工区画小蚂蚁搬家的情景,有的小朋友在建构区搭建小蚂蚁的家,还有的小朋友在表演区进行蚂蚁搬家的情境表演。

 一次教学延伸活动中突发的、计划之外的内容,因为小朋友们的兴趣所在和教师地及时教育,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受到教育,也让教育在计划之外产生变化出来的教育内容。所以,活动前的教育计划是教育者的责任,而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则是教育者的义务。我们都要做一个善于变化的教育者,让教育的计划适应教育者的变化。

 二、教育需要方式,也要跳出框架

 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代表,多数在成为教师之前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包括师范或大学教育系的学习。由此可见,教育是具有一定模式的,教育者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并掌握教育的基本方式,以便运用到教育中。但是,教育的方式不能成为教育受限的框架,教育者要在教育基本方式的基础上,跳脱出来。

 常生龙老师在《让教育更明亮》一书中,多次引用美国、日本以及国内较为先进的教育案例,在我看来,这些便是在激励我们跳出教育的既定框架,寻求更多的教育方式。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走班制教学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十一学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校教育在传统的班级框架中跳脱出来,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真正感受到教育的乐趣。现在的幼儿教育注重自主二字,其实也是在尝试跳出教育模式化的框架。传统的幼儿园晨间活动是由班级老师带领自己班的小朋友们到指定的活动场地进行规则性户外游戏活动。而自主后的户外活动,则是在各个场地上指定负责教师,摆放好相关的器械和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发展和兴趣特点到自己想玩的场地进行活动。各个场地负责的教师主要管理幼儿的安全问题,尽量让幼儿自主游戏或产生良性的合作游戏。

 这样的户外活动,其本质还是锻炼幼儿体能,但教育却跳出了原有的框架,让幼儿更加有效地开展户外活动。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教育,都可以尝试在有效的教育方式下形成创新的模式。

 三、教育要有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大部分的人追求教育的结果,忽视教育的过程。但是,就教育本身的意义而言,教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教育结果。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者要注重教育的过程和方式,也要将这个教育理念渗透给更多的人。

 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虽然没有考试的压力,但家长还是会时不时地考考孩子,让他们背一背儿歌,唱一唱歌曲,算一算加减法也是常有的事。然而,这样只求结果的拷问,势必会给孩子带去压力,也是对教育过程的忽略。我们班级一个叫婷婷的女孩子,平常上课时都很认真,也比较聪明,可是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主动表现。所以,每次幼儿园里学的本领她都不会主动和家长说,更别提展示自己学到的本领了。婷婷的妈妈非常担心,总是觉得自己的女儿上课不认真,没有好好学习。了解到相关的情况后,我将婷婷认真上课的表现以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婷婷妈妈,让她放心。另外,我再和婷婷妈妈商量关于婷婷的教育。我觉得,针对婷婷比较内向的性格,不能急于求结果,而要重视教育的过程。首先,我讲每周学习的儿歌、歌曲等内容复印给婷婷妈妈让她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婷婷说出所学的本领。其次,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也会适当地让婷婷多回答问题,让胆子大的小朋友带着她一起展示所学的本领。最后,我们和家长确定一致的方向,我们要着重关注婷婷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婷婷变得大胆起来,慢慢地敢于表现自己了。而我们老师和家长也在这其中,发现婷婷在我们有序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进步,确定了教育过程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这个过程,不能让教育结果的多少抹去教育过程。教育是会产生结果,但这个结果并不是全部,也不是必然,我们要用教育过程去提高教育结果。

 《让教育更明亮》一书讲教师、父母、孩子三方紧密结合,通过这样的联盟让更好的教育呈现在我们眼前。我想,教育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有更加明亮的未来,我们也将由此为教育作出更多的付出,致敬最好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