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降低理解成本·读《秒懂力》

(2019-04-29 10:36:41)
标签:

沟通交流

理解成本

秒懂方法

会讲故事

ppl

分类: 读书评论

——唐文等人《秒懂力》一书有感

降低理解成本·读《秒懂力》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是否有这样的困惑自己发布的指令为何经常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如果你是一个教师,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自己讲述的内容学生为何听不明白?……

 、听不懂的根源

 指令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讲述的内容听不明白是因为这些指令、所讲的内容超出了受众的理解能力,或者采用了与受众的理解习惯完全不同的表述方式。在和别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人们常常高估自己要传达的信息的价值,而低估或者干脆忽视受众对此的理解成本,认为只要自己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受众就应当理所当然地会接受它

 教师面对那些不够开窍的学生,经常说他们的“悟性”不够,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常常又要让学生去“领会”或者“揣摩”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说法、这样的教学设计都是有问题的。教学最需要的就是清晰表达,而不是似是而非;最需要的是直截了当,而不是犹抱琵琶。似是而非的语言、欲言还休的表达,常常把学生搞得一头雾水,这不仅最大的时间浪费也是抬高理解成本的根源。

 白居易所做的诗大多朗朗上口,直到今天依然广为流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做诗的时候有一个习惯,会把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念给隔壁的老头太太然后问他们能不能听懂,如果听不懂,他会继续修改,直到这些老头老太太能听懂为止。从受众的理解水平出发来组织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是降低理解能力、让别人理解你的意图的关键善于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转向受众为中心;凭借刻意学习,研究一个信息有几种表达方式,分别适用于怎样的场景让白居易所做诗很容易被大众所理解

 白居易的做法还告诉我们,你不要指望通过设法提升受众的理解能力,来让自己的话语更容易被理解,这几乎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头来反思自己,找到自己和受众之间的差距,然后设法在这两者之间架设桥梁让自己能够进入到受众的话语体系之

 、降低理解成本的方法

 秒懂力》的作者们对各种降低理解成本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归纳出五大比较有效的方法,推荐给读者。

 1相似性。

 一个新的事物初次和大家见面,要想让大家理解和接纳是非常难。当年汽车造出来后大多数人就不接受这一新生事物,宁愿坐着马车忍受满街的马粪味。后来有人想办法,将汽车的头部装饰马头的形象,给人一种依然是马拉车的情景,才让人慢慢地对汽车感兴趣起来。外地特色饮食,到了一个新的、饮食习惯有明显差异的地区,要想能够在这里生存下去,所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的饮食进行改良,接近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

 同样地找出我们的表达和受众理解习惯之间的相似性是降低理解成本的基本方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和工作,其中有一些人还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比如说“大山”因为会说中国相声、成了姜昆的徒弟而名噪一时他所以出名,就是运用了相似性的方法。朗普参观故宫博物院时,特别用平板电脑展示外孙女阿拉用中文演唱的歌曲,以及背诵《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就是为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理解成本。

 2情感。

 人们在成长的过程各种情感回路被不断地强化和巩固,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结构。一看到危险的动物我们就会产生恐惧的情感,一看到美好的事物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这样的过程几乎是下意识就完成的,根本不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思考。车展的时候为什么选漂亮的模特站在车旁,就是为了激发购买者美好的情感回路,促进对车的好感换句话说人的情感理解成本是非常低的,在与他人沟通时候多打打情感牌,会让沟通更加顺利和通达。

 在剑桥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罗格·卡彭特看来,感性永远都比理性跑得快。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对事物先产生了感性的认识,随后才激活了大脑中与理性相关的区域在某种意义上,理性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感性找寻解释的依据,让你的感性看起来更为合理。

 3场景

 这个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释。越是具体的场景,越容易理解。学生学习抽象的事物总觉得困难,教师应对的办法就是给他们创设情境,因此课堂上的情境创设就成了教学设计很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很多的讨论和研究。

 与人沟通也是如此,你的语言所构建的场景越是贴近受众的生活实际,对方理解起来就越容易。如果与人交谈时,总是自得其乐,根本不考虑对方是否能接受,那沟通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4

 你去见一个此前不认识的人,不需要太多的沟通和交流,有时甚至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会对他(她)的性格、做事风格等做出一种判断,这样的判断往往还很准确。大选期间,那些立场非常清晰的人,要想争取是很困难的,竞选者最为关心的就是那些没有明显的站位、但又对选举感兴趣的人。而竞选者的人设,在其中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们总以为和别人沟通的重点是所要讲述的事情,其实不然,我们对人本身更感兴趣。很多知名品牌,为什么总是要找代言人,为什么愿意花巨资请明星作广告,就是因为这些企业明白,沟通的重点是人,你认可了这个人,他所佩带的饰物,她所使用的产品,你也会跟着喜欢,顺带就把产品给推销出去了。同样,一个学生喜欢老师时,就会热衷于听他讲课,总是期盼着他到教室里来,甚至连说话走路的姿势都会模仿。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你的课想要教不好都困难。

 5势能

 你一定见过奔腾咆哮的瀑布,靠近它的时候总会让你有些不安。这就是因为它具有势能,在从高处落下时势能转化为动能,具有摧古拉朽的力量,是这种力量让你震撼,让你感到恐惧或不安。

 如果你有一些想法,迫切希望受众能够理解,就可以借用这样的做法,通过各种媒体密集发布,通过各种渠道反复传送,利用每一个时间点持续不断地传递,就像华为始终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这一理念反复地讲给每一个员工听,听着听着大家都接受了,并且自愿自觉地按照这一理念来践行,这本身就体现了势能的力量。

 三、故事的魅力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个行业和领域都感到压力倍增,为了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站稳脚跟,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通过各种举措来夯实员工的素质,提升本行业、本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但做培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常出现的状况是:单位花了大价钱请来了一位所谓的“高手”,他的讲解也确实口若悬河,但听众似乎并不买帐,在下面要么玩手机,要么睡大觉,或者交头接耳开小会,不仅没有起到培训的效果,而且还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训的理解成本太高。

 从我的经验看,降低理解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要善于讲故事,用听众感兴趣、听得懂的故事来诠释自己的观点,在讲授者和听众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平时读书看报,要做一个有心人,把那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故事和案例收集起来,等到需要和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这些故事就能派上用场了。

 整个世界是一个故事树,我们每个人都是讲故事的人。人们正是在听故事、讲故事、自己创编故事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所以,人们对故事有天然的亲近感,也是故事最有力的传播者。一个好的故事具有无穷的魅力,不仅可以让自己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领略人生的诸多哲理,更可以填补不同领域人们之间的理解鸿沟,让先进的、富有价值的观念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让更多的人收益。

 

 《秒懂力》  唐文  邓斌  叶状/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有魔力的钥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