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

(2019-03-08 06:22:33)
标签:

登高望远

学生立场

教育规律

自身素质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两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

 

 读了一本书,有所感悟和心得,就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方面和大家分享,就某些话题产生共鸣,促进思维的碰撞和认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留下阅读的痕迹和思考的结晶,日积月累就夯实了成长的阶梯。

 读后感的撰写比较自由,不一定要长篇大论,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下面的这两篇读后感都短小精悍,但读者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却是很深刻的,也给我留下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读《给教师的5把钥匙》有感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北初级中学  王永生

 

 今天认真翻读了常生龙所写的《给教师的5把钥匙》一书,读后让我思绪万千。这方面的书有很多,但是要么理论高高在上,讲正确话却无法落地。要么是有浓厚的个人特点,距离普通人太远,经验很难借鉴和推广。翻开常生龙的新作《给教师的5把钥匙》,便欲罢不能,该书有很强的科学性、学术性,又接近一线教师工作实际,无论是分析还是解决问题的方案,都很接地气,容易理解和接受。

 作者说,要“拔高一层看教育”,看了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要跳出圈子看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很多人都从技术层面着手,岂不知,根本的问题在于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技术层面的努力治标不治本。改变看待职业和人生的态度和方法,恰好可以让我们进入极目远眺、天高云淡的哲学人生境界。站得高看得远,就不会因眼前的小事影响情绪和判断。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

 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 “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读《给教师的5把钥匙》有感

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作者不详)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常生龙老师《给教师的五把钥匙》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五把什么样的钥匙,它们能开启教师哪些心头之锁?带着这份好奇一探究竟。

 在本书的《自序·做更好的自己》中,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给大家推荐了五把钥匙:拔高一层看教育、千方百计提升自己、有一颗学生的心、遵循学习的规律、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些话题贴近教师实际,容易引发共鸣。

 我认为,“有一颗学生的心”所指的正是教师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教育的首要立场。“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称自己为“长大的儿童”,她说,“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我的内心世界”。教师坚守儿童立场,才能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认识教育、反思教育,使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到基于学生文化背景而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施教策略,这样的教育才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拔高一层看教育”和“遵循学习的规律”两者有相通之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不时为教育问题而感到困惑时,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来看教育:既要放眼向前看,了解把握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明确自己前行的方向,坚定前行的步伐;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施教,使教育真正基于学生的需求而唤醒其内在的发展意愿、发展动力,促进其自主发展。

 作者在《教师应具备的几个观念》中强调:关系第一,知识第二。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课程的兴趣以及和老师、同学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这些都是学习能够发生的基础。《再说关系第一》中又强调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要保持平衡状态。从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来辩证性地思考教育的问题,正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千方百计提升自己”和“保持积极的心态”则是对教师自身素养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需要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持续不断地修炼。德国诗人赫尔曼••黑塞曾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变成你自己。我们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被书本所塑造。

 据调查统计显示,学生都喜欢阳光积极的老师,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教师的积极心态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成效,影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他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守教育立场,遵循教育规律,提升自身素质,这5把钥匙共同的指向就是有关教师学习的话题。在这方面,常生龙老师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他坚持每周精读一本书,写出3000字以上的书评,被《中国教育报》评选为“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不读是不可能的。“那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太忙了不读?这个连想都没想过。”

 教师自己不阅读,如何能教会学生读书?做一名热爱阅读、善于研究的教师吧,无论多忙,都要将阅读进行到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