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平坦中学的杜瑞英老师写的一篇读后感,讲述了自己在阅读《让教育更明亮》一书之后的所思所想。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做教师,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挑战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自身修炼,确实是在这个时代立足的根本啊!
让教育更明亮
文/杜瑞英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常生龙先生的新著《让教育更明亮》。读着读着,我有一种心理更敞亮的感觉。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始终坚持传递光明这一理想信念,把自己和民族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自己想明白了,心里通畅透亮了,就会为孩子营造更加明亮的生长环境,孩子的未来自然一片光明。”因此,让我们更多的教师成为“明亮型”教师,点燃更多学生成长的心灯,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新时代如何做教师,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尽管有研究显示,今后很多行业将遭遇机器人换人的严峻挑战,但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是很强的。尽管教师职业前景乐观,但是就具体的教师而言,如果依然凭着原有的一张旧船票过涛声依旧的日子的话,则会不断向前的新时代所抛弃。可以说,持续精进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我觉得对教师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加强修炼,让自己成为一个明亮型的教师。
以正确的教育目的指引方向
对教师来说,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书中作者引用了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关于教育目的的经典论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试想,让学生成为各方面都能自觉自发的人,这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
在阐述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自觉时,作者突出了明确归向,分析方法、隐藏推理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的学习自觉发生,让学生看到明确的目标,有合理的方法,能把挖进课堂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在学习中,有些事情必须由学生来做,否则的话,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学的很辛苦,但真正的学习很难发生。我们应倡导“生命自觉”的理念,营造“生命自觉”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生命自觉”加快成长的步伐。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但所有的教育行为必须立足当下,让学生在当下获得愉快、健康成长,这是真正的学生立场和以生为本,这样也必然实现激发学生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的教育目的。
在遵循教育规律中走正路子
现在,关于教育要回归常识的呼声很多。所谓教育回归常识,其实就是教育要按规律办事。教育要遵循两个方面的规律,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二是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
教师只有敬畏和遵循教育规律,才能更好的让自己成为回归教育常识的践行者。
用融合思维形成教育合力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教师个体所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因此,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拥抱这个变化的世界,要善于汲取他人的智慧,要善于向各个方向借力。教师要善于融合各类资源赢得多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教师要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教育好学生。一是形成家校共有的合力,通过家校沟通来引导学生家长班级集体的共同成长。二是让家长成为课程建设者。
教师如果不善于向技术借力的话,不仅会降低效率,甚至还会无法适应技术发展对教育带来的变革。
今天,无论教师如何勤勉,单靠自己单打独斗,必然走进死胡同,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各方面的资源为自己所用,跳出自己的学科教学,用融合的思维学会借用和管理好各种资源,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挑战。
如果更多的教师能用正确 的教育目的来指引方向,能遵循教育规律,走正路子,能融合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那么越来越多的教师就有了更大的格局,能更好兼顾当下和未来的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明亮型教师。当有越来越多的明亮型教师出现,那么我们的教育自然就会越来越明亮。
不断加强自身的修炼,努力成为明亮型教师,需要越来越多的你我同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