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拓展视野的好书·读《万万没想到》

(2018-10-22 06:07:36)
标签:

取舍思维

因果关系

随机事件

自控能力

ppl

分类: 读书评论

——读万维钢《万万没想到》一书有感

一本拓展视野的好书·读《万万没想到》

 

 读书读到一定阶段,就会感觉到好书难求。翻开一本书,要么觉得似曾相识,翻炒的都是他人的剩饭,要么就是内容浅薄无趣,论证逻辑缺少自洽,很难从中获得什么。在这样的境况下,如果发现能让你眼睛一亮的书,就会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让人欣喜异常,阅读中的快乐也常溢满心田。

 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就是这样让你一旦开始阅读就不想放下的一本书,作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的研究员他采用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对当下的各种社会现象所做的分析,有理有据,别具一格。限于篇幅,我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话题谈一些读书的体会。

 一、思维判断与常识

 人们对一些现象有看法,提出自己的批评和判断时,比较喜欢说的一句话即“此事违反常识”。由此可见,常识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谓常识,指的是人从事相关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该领域内基础性知识,那么,过去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时候,常识是什么,这一常识是否也是我们今天应该坚守的呢?

 先从两个与募捐有关的研究说起。有两个版本的募捐信,其中一个说马维拉有三百万儿童面临食物短缺,安哥拉三分之二的人口被迫远离家园;另一个说你的捐款将会给一个叫诺奇亚的7岁女孩,这是一个贫困家庭中孩子,亟需得到帮助。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将同样的一笔钱捐给谁?研究的结果表明,诺奇亚这个女孩得到的捐款更多。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统计数字的力量远远比不上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我们需要做决定的时候,考虑的往往是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和他们具体的表情,这样的一种思维称之为“具体思维”。

 像今天这样人可以满世界流动的情况,在几十年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人类大多数时期都定居在一个地方,生活圈子非常小,社区的本质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做事情,最重要的不是法律法规,而是道德和礼仪。一件事情做的是否正确,往往也是从道德、从美学的层面加以评价的。这就使得人们在遇到一件事情,要凭借具体思维作出判断和选择时,往往不会从逻辑出发,而是把道德作为首要的标准。有一个很典型的事例,就是万历皇帝想通过征收商业税来充盈国库,但遭到了东林党的反对,东林党反对的理由是“天子不与小民争利”,这就是典型的把道德作为判断的标准了。

 如果我们把依据这种惯有的原始思维所进行的判断称之为“常识”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里,另外一种思维就是“反常识”的。

 现代人和过去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同时有很多事情等着你,需要你从中做出取舍来。人们普遍感觉到,现代人越来越焦虑,这焦虑的背后就是因为同时要面对多样化的选择,让你左右为难、 瞻前顾后。到了周末你很想放松一下,可是孩子正在学习的紧要关头,自己还想充充电,父母年纪大了要去看看,凌乱的家庭环境也需要打扫和清理……你必须要在这其中做出取舍,而很多烦恼和焦虑就来自不愿意、不甘心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取舍思维”要求我们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要明确每一个选择项的利和弊,然后依据逻辑、依据科学原理来做出判断,而不能把道德和美学作为评判的标准。就拿计划生育政策来说,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来评价,这项政策绝对是灭绝人性的,但如果从社会建设来人口暴涨所带来的生活压力来看,这项政策的实施就很有必要。罗马帝国到最后之所以会变成一座废墟、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在短时间内轰然倒塌,其最大的原因都是因为人口的急剧增长。

 如果让你做出一个选择,下列死亡方式哪种是你最担心的?在海滩中游泳被鲨鱼攻击,恐怖袭击,被闪电击中?需要注意的是:依据具体思维所做出的判断往往并不可靠。大样本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平均每年死于鲨鱼之口的不到一人;一个美国人在过去五年内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是两千万分之一;而在一年内死于闪电击中的概率是一千万分之一。闪电比恐怖分子厉害十倍!

 二、因果关系与概率

 因果关系思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如果能够知晓其产生原因,在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时,如果能够推得其最终的结果,人们就会有安心的感觉。如果大多数的事情都不能依据因果关系确定其产生的原因或者推断其演变的历程以及最终的结果,人们就会感到惶恐和不安。

 但很多时候,事物之间其实并没有因果关系,最多只不过具有相关性。比如有人说,经常吃海参的人会很聪明,想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其实即使你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研究出喜欢吃海参的人确实比较聪明,这两者之间也不可能是因果关系。很有可能是能经常吃海参的人,家庭都比较富裕,在教育孩子方面投入很多,给孩子营造的教育氛围要比普通家庭要好。公鸡一打鸣,天就要亮了,这两者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把天下所有的公鸡都杀了,天就不会再亮起来了,它们之间才算是因果关系。“周扒皮”利用的是两者的相关性,让雇农多干一段时间的活,以此来达到剥削的目的。

 有一些事情的发生,跟它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没有因果关系,甚至也可以没有相关性。比如说,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大奖,你就找不到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完全是一个随机事件。我们看体育比赛,如果两个选手、两个队的实力差距相差不多,那么决定胜负的往往就是一些偶然的因素,所体现的就是一种随机性,这其中也没有因果关系。人们之所以喜欢看强者之间的比赛和较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体会这种随机性,这正是体育比赛的魅力之所在。如果你能够根据因果关系准确预测每一场比赛的胜负,不仅体育彩票要亏得找不到北,恐怕比赛本身的观众也会所剩无几了。

 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这个思想对我们的世界观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很多做管理的人,往往容忍不得这样的随机性。如果在自己的领域出了一点事情,一定要进行集体的反思,用因果思维的方式找出事情产生的原因,然后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确保类似的事情在今后不再发生。但管理者总是会发现,今天这样的事情不发生了,明天会有新的事情又出现。就拿工地上的伤害事故来说,这些年狠抓安全生产,已经针对安全问题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安全守则,但总是不能完全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如果我们多一些概率论、随机性的思想,对这样的事情可能就会有新的认识。

 买彩票、赌博等都是典型的随机事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下一把的结果跟以前所有的结果没有任何联系,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不会影响未来。如果你利用因果关系的思维,觉得自己此前投注了很多次,都没有得益,准备再投入几次将本钱翻回来,那你注定就会倾家荡产。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人脑很擅长理解规律,但是很不擅长理解随机性。发现规律任何时候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而理解随机性却是只在现代社会才有意义的一个技能。

 三、自控能力与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你是否知道能够左右成功最为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吗?如果排除智力因素,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一个因素——自控。

 家庭条件好,往往能够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获得优异学习成绩的可能性要比普通家庭要高;家境比较困难,一家人都要为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努力,孩子的学习肯定就不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但我们不难发现,寒门也能出贵子,一些家境富裕的孩子学习也会一塌糊涂。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外部环境,而是内因,自控能力是关键。一个孩子如果能管得住自己不够外部诱惑,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他就会比别人多一些学业成功的机会。

 自控需要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生理机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果你在这个方面用得比较多,在其他方面用的自然就会比较少。有自控能力的人,通常都知道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力用在什么地方,很少让其在其他方面多消耗。在平时的生活中,频繁地做出选择会消耗你的意志力,如果自己缺少定力,总是在一些事情上左右摇摆,很快就会让自己筋疲力尽,又一事无成;冒险也会消耗意志力;各种广告频繁使用美女的图片,就是因为哪怕仅仅是美女照片,都能降低男人的意志力。反过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降低意志力的损耗;平时给自己确立一些小的奋斗目标,能够经常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以此不断鼓励自己,可以提升意志力。

 研究人员偶然发现,如果在实验过程中给受试者喝一点含糖的饮料,比如果汁,他们的意志力就会被增加。当然必须用真正的糖,甜味替代品没用。这让我想起了我原来在安徽做教师的时候,每到高考时,我都要让学生准备一些葡萄糖口服液,让他们在进考场之前喝下去,以提高能量,确保大脑的供氧量充足。看来除此之外,还有提升学生意志力的效应呢。

 作者认为,中国的孩子从两岁开始就比美国的小孩有更强的自控能力。这或许与中国孩子从小受到的管束比美国孩子多有关,也或许是基因的因素。作者认为这是中国孩子的一个很好的品质,我们爱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的时候,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也给放弃了。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万维钢/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