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2018-10-03 00:26:28)
标签:

诺贝尔奖

物理学奖

激光系统

微观操纵

ppl

分类: 海外短波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每年的国庆黄金周,我最关心的就是年度诺贝尔奖的依次揭晓。按照惯例,诺贝尔奖从十月份的第一个周一开始陆续揭晓,第一个就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年该奖项颁给了美国和日本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癌症治疗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很遗憾的是,我国科学家陈列平在这方面也有原创性的成果,但未被评审专家所关注。有人说,这是因为陈没有能用更加简洁的语言精准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真是这样,那太可惜了。

 下面说说2018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相关情况。

(一)

 北京时间 10 2 日下午,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今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一半颁发给美国物理学家 Arthur Ashkin(亚瑟·阿什金),因其用于光学镊子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另一半授予法国物理学家 Gérard Mourou (哈杰·莫罗)和加拿大物理学家 Donna Strickland(多娜·斯崔克兰),以表彰他们生成高强度,超短光脉冲的方法两者结合是一个完备的激光系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瑞典皇家科学会认为,表彰这三位物理学家的原因是,人们还远没有发现这些技术的所有可能应用领域。但是,现在这些技术已经能让我们在微观世界里操纵物体了。把奖项颁给他们也符合诺贝尔的精神——为了人类的最大利益。

(二)

 今年三位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中,有两位刷新了诺贝尔奖的历史:

 一是1922年在美国纽约出生的阿仕金,他1952年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光学镊子的发明者,被认为是光学陷阱之父、激光科学的巨擘之一。今年96岁的阿仕金是最高龄的诺奖得主。

 二是斯崔克兰教授,她长期从事强激光与物质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以及超短超强激光系统的研究,她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是诺奖历史上第3位女性物理学奖获得者,前两位是1903年获奖的居里夫人,和1963年获奖的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等待后,终于又有一位女性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引起了各方的热议

(三)

 随着人类的研发和技术应用走入更高阶段,我们往往要不断地“钻牛角尖”,比如在实验室中观测并分析极其微小的病毒、分毫不差地在眼球上进行微创手术等。要实现这些难度极高的操作,我们需要驾驭光,让光成为奇迹工具。

 阿仕金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了他用激光操纵微粒的研究工作,这直接导致了 1986 年光学镊子的发明。光学镊子是一种通过高度聚焦激光束产生力移动微小透明物体的装置,能够利用激光束来抓起粒子、原子、病毒和活细胞,这个新工具让阿什金得以实现科幻小说的古老梦想——利用光的辐射压来移动物理实体。他成功地让激光把小颗粒推向光束的中央,并使之停留在那里。1987年阿什金做出了一项重大突破:利用光学镊子抓起了活的细菌,而没有对它们造成损伤。阿什金的发明让科研人员有机会在不破坏细胞膜的前提下,深入分析细胞内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马达,探讨其中的运作机制。如今在许多生物实验室中,光镊已经是标配的设备。除此之外,他还因其在光纤折射、二次谐波产生和光纤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阿什金的研究为朱棣文在冷却和捕获原子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朱棣文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杰哈·莫罗与多娜·斯崔克兰的工作,让人类成功创造出迄今为止最短最强的激光脉冲。他们革命性的论文发表于1985年。 使用一种极富想象力的方法,他们成功地创造出超短的高强度激光脉冲,而没有把放大材料摧毁掉。首先他们把激光脉冲的时间延长,降低了它的峰值功率,然后把它放大,最后压缩它。如果一个脉冲被压缩而变短,那就意味着在更小的空间里集中了更多的光,从而极大地增加了脉冲的强度。斯崔克兰和莫罗的新技术被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PA),它很快成为了后续高强度激光的标准技术。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眼科矫正手术所使用的强激光束,都有它的身影。

 他们的新技术为科研和一些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在物理、化学以及医学等领域都得到应用。科研人员有机会一窥微观且快速变化中的分子和原子世界中发生了什么。超强的激光束能够精准地在不同材料上实现切割和钻孔。物理学家林德罗特说,“这项研究涉及如何让激光变得更强,有了强大的激光我们可以做很多实际的事情,比如精准、低成本地为粒子加速,强激光带来的短脉冲又可以帮助我们以简单且尽可能不损伤眼球的方式来矫正视力。”

 他们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科研的阶段,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设备的升级,依据这一原理而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将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