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创新而成功·读《从0到1》

(2018-05-28 06:07:57)
标签:

创新型企业

道家思维

垄断特质

路径方法

ppl

分类: 读书评论

——读彼得·蒂尔《从01》一书有感

为了创新而成功·读《从0到1》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有无数的人在做着成功的梦,但不是有梦就能成功的。要将自己的梦想化为现实,需要脚踏实地,付出艰辛的汗水和努力,更需要明晰思路,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付出努力,少做那些无用功。

彼得·蒂尔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任CEO2004年成为Facebook的首位外部投资者。此后联合创办Founders Fund基金,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早期资金。他在斯坦福的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成为《从0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的核心内容。

一、有趣的思维

道家的思想,或许我们并不能够说得清楚,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想来还是耳熟能详的。在老子看来,宇宙的诞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道”孕育了“一”,“一”是一种“冲气”,从中又分出了阴阳二气,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生出来了。正如《管子·内业》所说,宇宙万物的本原为“气”。阴气阳气相互作用,在地化生五谷,在天为日月星辰。阴气阳气充塞于天地之间,称之为鬼神;懂得阴气阳气运行规律的人,称之为圣人。

宇宙大爆炸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了道家的这种思想。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宇宙大爆炸假说,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根据这一假设,宇宙在这一奇点之前是一种虚无的状态,既无时间也无空间,现在的时空是因为大爆炸而产生,并不断延续、不断膨胀的。因为大爆炸诞生的基本粒子,成为宇宙最初的物质,而正是它们在此后运动中的不断聚合和演化,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多彩多姿的世界。

如果把宇宙看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个企业则是一个小系统。但宇宙这一庞大系统演变进化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一个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有进步和发展,企业的进步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呈现:一是水平进步,也就是照搬别人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设法把自己做大做强。我们不少大型的企业,走的就是这样的道路,虽然看上去风光无限,创造了很多的产值,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一旦出现贸易摩檫,企业就会成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而无能为力。二是垂直进步,也就是探索一种新的进步,是从01,从无到有的进步。垂直进步较难想象,人们需要尝试从未做过的事,但一旦能走出一条道路来,就能实现跨越式的进步。

彼得·蒂尔用“全球化”来更加直观地表述水平进步,也就是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中国是全球化的范例。同时,他用“科技”来概括垂直进步,强调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都是科技,这是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每个初创公司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都必须首先做好这场思维运动:质疑现有观念,从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大部分人认为世界的未来由全球化决定,但事实是——科技更有影响力。

经济学家用两个简单模型解释了上述两种进步:与水平进步相对应的是完全竞争,与垂直进步相对应的是垄断。竞争性公司的产品由市场定价,当有较多的企业都参与到竞争的行列中时,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降低产品的价格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这往往使得企业的利润很低,步履维艰。而垄断公司拥有自己的市场,所以可以自己定价。谷歌就是从01的范例,自21世纪初就已经将微软和雅虎远远抛在身后,在网络搜索领域无人可敌。

由此可见,一个企业要想创造并获得持久的价值,一定要学会从01,从无到有,不要总是跟风建立一个没有特色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如此,一所学校要让人难忘,让学生始终惦记,也需要如此。很多人羡慕民办学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其实公办学校也可以办得与众不同。北京的十一学校、重庆的谢家湾小学,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垄断的特质

我在猜想,人们之所以越来越崇尚竞争,是否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提出的“物竞天择”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把这一生物学上的理论任意拓展到社会、文化、经济等不同领域,已经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二战时期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针对黑人等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社会和经济等各领域的互相碾轧……都是崇尚竞争的结果。人们宣扬竞争,内化竞争的必要性,颁布竞争的条律,结果是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实际获得的却越来越少,人们把自己困在了竞争中。

彼得·蒂尔不喜欢这样的竞争,他认为,“在所有人类冲突的戏码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争当垄断者。在完全竞争中,企业总是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但垄断企业则与众不同。因为不用担心和别的企业竞争,它有更大的自主权去关心自己的员工、产品和在更广阔世界里的影响力。哪怕在一个微不足道的领域,如果你能够实现垄断,你就会有发展的美好前景,蒂尔将这前景叫做“未来现金生成能力”。

彼得·蒂尔认为,垄断的特质有如下几点:

一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是一家公司最实质性的优势,它使你的产品很难或不能被别的公司复制。但并不是说你有了专利就有能垄断,你所拥有的这些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比如亚马逊创始初期卖书,网站的书目规模高出世界上最大的书店10倍不止,而且还没有积压,没有库存,客户下单之后亚马逊直接从发行商手中送到客户手中;其中库存成本又低于书店10倍不止。要做出10倍改进,最明确的方法就是创造全新的事物。如果你在一个领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事物,理论上,公司价值就会无限增长。

二是网络效应。相信我们对网络所产生的效应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在过去看来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网络的不断放大和炒作,或许就能成为一个被全国甚至全世界关注的新闻。你要发展企业,必须要借助网络效应,使自己的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变得更加有用。在这方面,小米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里所说的网络,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还包括物联网等各种智能系统。在利用网路的时候也需要精准定位,从特定的用户群开始,Facebook的最初使用者就是一群哈佛的学生。成功的网络企业很少像工商管理硕士一样为了开公司而开公司,他们最初的市场很小,小到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次商机。

三是规模经济。开发任何一项新产品,都需要大量投入,这些成本会分摊到产品之中。如果你是一家垄断企业,能够大批量地生产这一产品,那么分担到每一产品上研发成本就会很低,当产品的边际成本趋近于0的时候,其核心竞争力也就能越发凸显出来。规模经济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而这正是企业进行产品的再开发、更新换代的基础。

四是品牌优势。一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因此打造一个强势品牌是形成垄断的有力方式。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立即想到的就是苹果,在乔布斯不断追求卓越的理念引导下,苹果的iphoneMacBook等产品,已经成为苹果科技的象征,其中所凝聚的卓越的产品、时尚的设计、精妙的营销的一系列因素,在全世界造就了一大批“苹果粉”,也把苹果这一品牌做到了极致。

以上组合,就是成为一个垄断企业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其实在教育领域也是安全成立的,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北京十一学校的发展,就会发现他们非常巧妙地利用了上述四个要素:专利技术——让学生学会选择,成为个性化的学习者;网络效应——聘请专业的团队对学校的发展状况进行策划和宣传,甚至教育部的现场办公会都开到了该校;规模经济——建设连锁学校,输出可复制可借鉴的办学经验;品牌优势——通过精细化的办学,努力让十一学校成为一所伟大的学校。

三、方法与路径

如前所述,Facebook初创的时候,公司很小,所服务的对象就是哈佛的学生,在这个小市场里做精准服务,要比到大市场里去做容易的多。当你能够在小市场里站稳根基,或者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者之后,再逐步拓展到稍微大一点的相关市场,从自己的核心事业逐渐向外拓展。这其中,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不要“破坏”,要尽最大可能地避免竞争。这就是成为垄断企业的基本方法和路径,看看亚马逊的发展历程,你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惠普的衰落令人感慨,其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思。为什么一个曾经伟大的公司会走向衰落?或许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相关领域的重要难题已经解决,没有什么秘密需要去揭示、去探究了。所谓的秘密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自然的,另一类是关于人本身的。回顾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现在人类知识掀开了科学帷幕的一角,所拥有的这是就像瞎子所摸到的大象那样,根本不是自然和人类的真实面貌,科学才刚刚开始,有无尽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而对每一个秘密的发现,其背后很可能就是一个创新的成果,很可能就会诞生一家甚至数家伟大的创新型公司。

明确了成为垄断企业的方法,知道要坚持不懈地去发现有关这个世界的秘密之后,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要把鸡蛋尽可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在我们看来,为了尽量规避风险,应该分散到各个领域投资,将鸡蛋分散到不同的篮子里,但彼得·蒂尔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风险投资的回报并不遵循正态分布,而是遵循幂次法则:一小部分公司完胜其他所有公司。”根据帕累托定律,世界上百分之20的人掌控着百分之80的资源;20%的时间处理80%的工作;20%的客户占企业收入的80%80%的盈利来自20%的决策。因此,初创公司的产品、经营范围一定不要广撒网,而是要尽可能专注。换句话说,你应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你擅长的事情上,而且在这之前要先仔细想一想未来这件事情是否会变得很有价值。根据幂次法则,同行业的初创公司在初期可能都差不多,但发展至一定阶段之后,市场第一的公司规模要远远超过所有竞争公司加起来的总和,这是不容置疑的。

从一个点上做起,逐渐扩大与此相关的领域;相信在这个点上还有很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将全部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其中,坚信其效益能够幂次倍增……一个初创企业可以如此成长,一个创新型的学校也会如此诞生。

 

《从0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彼得·蒂尔等/  高玉芳/  中信出版社  2015.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沉默的学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