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传递中的五个缺陷

(2017-11-11 06:50:34)
标签:

信息传递

五个缺陷

四条建议

深刻体验

ppl

分类: 教育漫谈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大量信息的传递。泰勒认为,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缺陷,需要引起教师们的关注。

一、信息传递中的缺陷

缺陷之一:学生常常死记硬背,而不理解信息的含义。约翰·杜威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他访问芝加哥附近一所学校中的某个班级,问学生们了一个问题——如果他们能够挖掘到地球的中心,那里是热的还是冷的?学生们都回答不出。授课的老师说杜威提的问题不妥当,她问学生:“孩子们,地球的中心是什么状态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处于火一样的熔融状态。”这真是死记硬背的典型事例啊!

缺陷之二:学生表现出非常快的遗忘速率。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都是孤立的、缺乏内在联系的,或者与生活没有关联的,学生在学习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就很难和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这些信息就很难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巩固,表现出非常快的遗忘速率也在情理之中了。

缺陷之三:缺乏恰当的组织。这一点我在上一点中其实已经提到了。教师备课,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关注点不是让学生记住某些信息,而是要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片段,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系统化的方式建构起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

缺陷之四:学生回想起来的内容具有模糊性和大量不精确之处。因为很多信息都是浅层次的感知,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或探究,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所以对这些信息本身就是一知半解,其内容的模糊性、不精确也就在所难免了。

缺陷之五:学生对准确的、新近的信息来源表现的非常不熟悉。我们都知道“学以致用”这个成语,学习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体悟信息的价值和意义。但很多时候,我们给学生提供的都是经过反复抽象提炼之后的“套装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导致学生面对现实生活的、新鲜的信息时,反而感到迷茫、手足无措。

二、四点建议

为了克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上述缺陷,泰勒给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建议之一:不要为了信息而传递信息。相对于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信息的教学,给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去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获取了相关的信息。当然,这个情境的创设是需要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保证那些需要让学生记住的信息就在解决问题的相关程序之中。

建议之二:仅选择值得记忆的重要信息。值得记忆的信息有这样的特点,它一定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在学科知识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信息。把这样的信息梳理清楚了,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建议之三:创设让学生获得深刻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悟某些信息的价值。对于某些非常重要的信息,一定要认真对待它,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角度、非常深刻地理解这一信息。

建议之四:在不同的情境中频繁地重要的信息项目。这就像开出租车一样,在城市的各条道路上反复地行走,时间长了,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就心中有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