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于道

标签:
登高望远教育创新着眼长远终身学习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这篇读后感是在“朱宗影名师工作室”的新浪博客中读到的。朱宗影是安徽省合肥市华山路小学的教师,她和她的弟子们在学科教学、教师阅读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形成了不少教学反思和读后感发布在博客中,记录着大家的共同成长。
育人于道
——读《给教师的5把钥匙》有感
利用寒假时间拜读了常生龙老师的《给教师的5把钥匙》。常老师在书中以五个板块铺开,多方位的阐述了对教育的看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结合现实的时代发展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看完了全书让我收获良多,在意犹未尽的同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说说。
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授知识,教育学生,按照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救,才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的之道,才能更好地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立足点。在老师的教学中,要体现“新”,立足在原有的层面上进行创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创新呢?需要老师了解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把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面对升学压力下,有些老师会选择用“题海战术”和“高压政策”,对学生进行训练,以达到优异的成绩和升学的目的,对于这种方式是好是坏,在这里不做评价;从短期来看,这些方式可以达到学习目标和分数目标,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升学。但是,老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在很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很多高考状元、中考状元,这些状元们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不代表着他们在升入更高一阶段的学习中依然会很优秀,我们的教育到底是需要这些分数上的状元,还是能力上的状元,答案很显而易见的了。如果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教育永远都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要关注到学生身心发展,同时教师自己也应将眼光放长远,只有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做到不拘泥于眼前的得失,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