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人于道

(2017-10-13 06:37:18)
标签:

登高望远

教育创新

着眼长远

终身学习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育人于道

这篇读后感是在“朱宗影名师工作室的新浪博客中读到的。朱宗影是安徽省合肥市华山路小学的教师,她和她的弟子们在学科教学、教师阅读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形成了不少教学反思和读后感发布在博客中,记录着大家的共同成长。

 

育人于道

——读《给教师的5把钥匙》有感

 

利用寒假时间拜读了常生龙老师的《给教师的5把钥匙》。常老师在书中以五个板块铺开,多方位的阐述了对教育的看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结合现实的时代发展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看完了全书让我收获良多,在意犹未尽的同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说说。

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授知识,教育学生,按照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救,才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的之道,才能更好地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立足点。在老师的教学中,要体现“新”,立足在原有的层面上进行创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创新呢?需要老师了解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把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面对升学压力下,有些老师会选择用“题海战术”和“高压政策”,对学生进行训练,以达到优异的成绩和升学的目的,对于这种方式是好是坏,在这里不做评价;从短期来看,这些方式可以达到学习目标和分数目标,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升学。但是,老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在很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很多高考状元、中考状元,这些状元们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不代表着他们在升入更高一阶段的学习中依然会很优秀,我们的教育到底是需要这些分数上的状元,还是能力上的状元,答案很显而易见的了。如果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教育永远都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要关注到学生身心发展,同时教师自己也应将眼光放长远,只有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做到不拘泥于眼前的得失,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书中谈到第二把钥匙“千方百计提升自己”。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有终身学习于坚持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老师在与学生相处中,不但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同时还要学会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许多老师要求学生的同时,自己是否做到哎学习,会学习呢?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群体——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对只是的需要程度不同;学生需要一杯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如何能让学生获取到他们所需的知识,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道路。我作为一名,一名年轻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对于知识的扩充真的是刻不容缓;新世纪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变得多样化。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需要不断地 学习。为人师者,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能力。用“育人”的思想教育学生,当我们的学生慢慢长大进入社会,他们作为学生的身份暂时告于段落,当他们成为社会人的时候,我们曾经教导过他们的东西,是否能成为他们面对社会面对工作所能运用到的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老师要教给学生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用来考试?考试是种能力,分数只是衡量某一时间段的学习结果。也许这是一个值得我思考的问题,教授给学生知识,让他们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去,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翟成成 随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