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即修行

标签:
教师阅读实践探索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常生龙老师把读书称为教师最好的修行,我想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不断地尝试和摸索,终可以拨云见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这是唐山南堡实验中学五年级组董丽婧老师,在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之后的一段感言。下面是这篇读后感,写于2016年12月5日。
读书即修行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身正为范,为人师者,焉能不读书?这是拜读了常生龙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之后,我最深切的感受。常老师是在读书这条修行之路上走得稳,走得远的人。他将读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周读一本书,至少写读后感一篇,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年!他读书逾500多册,每本书都撰写读后感,这些读书随感超过200万字!工作繁忙,他便将各种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见缝插针地读书。他希冀着通过自己的率先垂范,带动更多人加入阅读的队伍,从而推动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他的坚持,他的执着,令人折服。
读书之于教师是多么重要!“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养成阅读习惯,可以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思考和筹划,可以让自己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从教十余载,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会有许多困惑,我却不能踏下心来从书中去寻找路径和答案,真是汗颜。由于应试教育的熏染,在繁重的重复劳动中疏于学习,使我对教育的思考越来越少。问题层出不穷,我却束手无策。闭门造车不可取,而阅读,正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前人的经验和办法,可以让我站得更高,行得更远。
在该书中,常老师将他用心阅读过的中外教育家的著作精选了50部,分为五个专辑,即“教育即创造”(有关课堂教学与学生成长);“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学校即社会”(让学生爱上学校,在其中快乐、健康成长);“理论即支点”(精选九名教育家的著作);“变革即未来”(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教育发展)。细细读来,一篇篇文章渗透着教育思想的解读、教育理念的诠释、教育本质的探索、教学技巧的推介,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方法指导。各种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带给我更深刻的认识,众多成功的经验让我信心倍增,大量的新名词,新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精熟教学法、翻转课堂、慕课,我都是第一次听说。二百页的一本书,汇集了50本书的思想精华,融入了常生龙老师的思考与梦想,涵盖的内容之广,信息量之大,不禁令人赞叹。
这本书不仅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更激发了我阅读推荐书目的兴趣。
常生龙老师把读书称为教师最好的修行,我想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不断地尝试和摸索,终可以拨云见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