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翻出“新花样”

标签:
体育课程创建特色运动技能专项化改革ppl |
分类: 校园一瞥 |

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体育课程,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质量,为学生强身健体提供保障和支持,是我区各所学校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努力探索和研究的。我区的长青学校,探索“四轮驱动”的体育改革新路径,把体育课程、传统项目、二线运动队和校园开放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确保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国际象棋、足球、跳绳、体操等体育项目,丰富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国际象棋、田径和武术三大体育传统项目。其中,武术更是被市体育局认定为上海市“二线运动队”。
周一的《虹口报》,报道了我区学校在体育课程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践,下面就是这篇报道的内容。
体育课翻出“新花样”
——本区助推青少年掌握更多运动技能
本报讯(记者 张雯珵)左手拿弓、右手引弦,瞄准靶心……下午,虹口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学生正在上射箭项目拓展课。四人一组轮流进行射箭练习,教练员黄莎在一旁纠正学生们的姿势。
近年来,虹口实验学校大力推进“3 1”体育课模式,这堂射箭课便是3节常规课加一节项目拓展课模式中的拓展部分。每周,六年级学生都能到训练场上体验射箭运动,其中的射箭好苗子已经组成了本区唯一一支射箭专业队“十环射箭队”,还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不少佳绩。
据了解,本区不少学校都在探索开展类似的“特色”体育课程:区击剑队与红旗小学等学校合作开展击剑训练,红旗小学还改建了一间击剑房,确保学生每周训练三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作为本区唯一一所开设了“魅力桥牌”拓展课程的虹外一小,还经常邀请桥牌高手给该校的桥牌小选手们面对面地辅导牌艺。
记者从区体育局了解到,本区一贯致力于让更多青少年掌握运动技能,不断扩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覆盖面,除了田径、游泳,击剑、羽毛球、射击射箭等基础、优势项目,还将推广普及乒乓、网球、跆拳道、棒垒球、跳水等潜力、新兴项目,逐步形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布局的“三固定”课余训练运动队。
由虹口培养输送的参加过四届奥运会的优秀射击运动员胡斌渊表示:“让学生参加业余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促进学习。”
据悉,本区还将大力推进校园体育专项化工作,确保每年新增2所小学开展“小学兴趣化”试点工作,每年推出2所初中开展“初中多样化”试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同时,还计划每年推进1至2所高中成立相应的奥全运项目专项化运动队试点,力争到2020年,全区公办高中都拥有较高水平的专项化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