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6日18时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PISA
2015测试结果。排在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新加坡、日本、爱沙尼亚、中国台北、芬兰、中国澳门、加拿大、越南、中国香港、中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国选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4个省(市)正式参加由OECD组织实施的PISA
2015测试。国家中心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收集抽样信息,上报9178所学校约145万名符合要求的15岁学生,国际承包商完成了样本学校抽取,国家中心完成学生和教师样本抽取。
2015年4月10日至11日,来自4个省(市)268所学校的1万多名学生在各自学校通过计算机考试模式完成了PISA
2015正式测试和调查问卷;268所学校的负责人和6400余名教师完成了在线调查问卷。参加学生普遍反映PISA测试着重考查综合能力,素材丰富有趣、内容贴近现实生活、题型灵活多样、机考方式新颖等。
如果将四个省市的测试结果分别计算,将分别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常识来判断,上海前两轮测试都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在2015年的测试中不大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成绩下滑。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那就意味着其他三个省市测试出来的成绩比第十位还要低很多。在我们的国家中,这三个省市的教育质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这意味着如果我国有更多的省市参加到这一测试中来,排位还要下降不少。
排位只是一个参考,不一定决定了什么,但这一数据本身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很多的。首先是参加PISA测试本身,就在于找到同一把尺子,量度一下我们在教育的某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大致知道自己在世界各国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其次,这一数据提醒我们,即使在我国比较发达的地区,教育质量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很大的,教育的均衡程度还不够高。我们平时关注比较多的是这些发达地区的名校,他们有很多教育改革方面的实践举措,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比较少关注那些薄弱学校,没有这些学校整体质量的提升,就很难从整体上太高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准。第三,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教给孩子们面向未来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方面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2015年的PISA测试,非常突出的是关注科学,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以此来提醒人们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PISA测试的结果显示,“十年来的科学突破并没有转化为学生在学校的科学高表现。”2015PISA报告还指出,在庞大的信息流以及快速变化中,如今每个人都必须“像科学家一般去思考”: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理解随着时间推移,并伴随着新发现的诞生,人们对于自然力量以及科学的能力所及和局限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科学“真相”也会不断刷新改变。
经合组织(OECD)秘书长安吉尔·葛利亚(Angel
Gurría)说,“每个国家都有提升的空间,即使是表现最佳的哪些国家。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教育不平等问题依然严重、性别差异巨大、亟需促进的包容性增长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妥善解决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最好的教育。”
PISA2015的测试对象为72个国家和地区的54万名15岁学生,测试内容包括阅读、数学以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这样的测试,将为我们改进和完善现行教育政策,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借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