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修行·教改·医改

标签:
读书修行教改医改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网络是一个很神奇的空间,经常会不期而遇一些高人,博友“海若9”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重庆医科大学的一位医学教授,对教育有着很深的关切和浓浓的情怀,在文学、摄影等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在读了我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之后,他非常认真地撰写了一篇近4000字的书评,从读书一直讲到教改和医改,从国内教育讲到国外的教育,洋洋洒洒,纵横捭阖,令我深为感动和钦佩。
下面是他的这篇书评的具体内容。
1
拿到常生龙局长的新书,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我出生于教师之家,自己也当了一辈子老师,对教育行业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无法割舍的感情。静夜沉思,今生今世能站上三尺讲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也算是无怨无悔了。
常局长科班出身,师范学院毕业,20刚出头,从安徽一家普通中学的物理老师干起,直到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副校长、校长,一直干到上海虹口区教育局局长。最近读了他的大作《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由衷的钦佩之后,忽然又有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沉郁之气,从天而降,将我牢牢罩定,挥之不去。
我觉得,像常局长这样,今天还能坚守在教育战线上的英雄,如同我敬重的一些环境保护斗士,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一样,他们义无反顾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变得多么糟糕,绝不放弃自己的天职。其实,我知道,他们对自己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有许多困惑,对前路充满忧虑,对现实有太多无奈。
我从医数十年,又是医大教授,身跨教育、医疗两大行业,竟然对自己热爱的职业由爱生恨,爱恨交加,甚至发展到劝说当了十多年医生的儿子改行,鼓励他学鲁迅弃医从文,或学孙中山弃医从政了。
古人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其实,选择当医生比当教书匠更属下策,当老师至少还有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虚名,可归入“治人”的“中医”。真正的“上医”呢?那是孙中山那样的政治家,是国父。但是,仕途艰险、宦海沉浮,有志于当“上医”者,又有几人最后能进入最高决策层?所以,能学鲁迅弃医从文,当作家,当大学教授,成为治人的“中医”,就算相当不错了。但是,看看我身边的老师们,燃烧自己,蜡炬成灰,还是不能改变普天下孩子上学难,上学贵的现状。今天要想做一个好老师,让自己的学生个个都能快乐健康成长,真是难上加难呀。所以,面对每一个至今还坚守在教育战线上的同仁,我都从内心深处佩服。
2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常生龙局长这个书名就让我折服。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可见读书实在是一件与行善、积德并列的大好事儿,无论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读书都是必须的。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读,只是读的内容不同而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焉能不读书?
常局长书中谈到,自己每周读一本书,至少写读后感一篇,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年!他读书逾500多册,每本书都撰写读后感,总字数已超过200万字!他希望,通过自己以身作则,唤起民众,带动更多人加入读书的队伍,让热爱阅读在中华大地上蔚然成风。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见缝插针、坚持长期阅读和写作,具有惊人毅力;他从自己做起,甘当一粒小小火种,在茫茫荒原上燃烧自己,当春风吹拂大地的时候,引来一片燎原之火,照亮苍穹、温暖人间。常局长的赤子之心,令我无比景仰,心向往之。
大学毕业后,我也曾在行政机关混过些年,与局长、区长、市长、XX长等各级各类官员打交道很多,为他们捉刀代笔,起草讲话稿、工作报告、写个新书序言什么的,都是常事儿。我发现,能长期坚持阅读,亲手动笔写字的官员实在太少,像常局长这样海量阅读和写作的行政机关一把手,应该不比熊猫或恐龙更多吧?
当然,我也不说那些自己不写文章的官员都是昏官庸吏。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想来,斩白蛇起义的汉高祖也是不大写文章的,只是得了天下之后,才扯起喉咙吼一曲《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咱们的伟大领袖也说了:“领导的职责有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既然如此,一个好官员,何必一定要博览群书,著书立说呢?不过,伟大领袖自己在任用天下人杰、治理国家之余,还披阅群书,撰雄文四卷,当年打天下,戎马倥偬中,也还有雅兴吟诗作赋呢。
3
要为人师表,必须读书。具体读什么?我非常同意常局长在“后记”中提到,带同事吃面条那个例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读书是很个性化的事,不好统一规定。古代圣贤尚且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如今知识爆炸,世上的好书与古代相比,不知增加多少,我等凡人,如何读得过来?何况到底什么是好书?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见仁见智,很难有统一标准。读什么书最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我虽然当了几十年老师,毕竟没读过师范,没学过教育学,在大学里,几乎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培养研究生,搞科研,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硬指标:项目、经费、论文、成果上面了。常局长提到的书大都没读过,不过,读他的书评,也眼界大开,获益多多。
常局长将他用心阅读过的中外教育家的著作分为五个专辑,即“教育即创造”(有关课堂教学与学生成长);“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学校即社会”(让学生爱上学校,在其中快乐、健康成长);“理论即支点”(精选九名教育家的著作);“变革即未来”(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教育发展)。
我没读过这些原著,通过常局长的读书心得和评论,有一些了解。我觉得这些专家们描绘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都是理想国里的美丽愿景,对当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必读参考书。
作为一个刚退休的老教师,联想到自己几十年来,教学的亲身经历,与同事、朋友、学生家长以及学生零距离接触,耳闻目睹的现实与困惑,也有一些想法,想向教育专家们求教,与关心教育的朋友探讨。博客篇幅有限,只能挑选个人最关心、感受最强烈的话题谈谈,还只能点到为止,但愿也能作为引玉之砖吧。
教育体制改革,与医疗体制改革一样,是每个中国人最关心的事(上学难、看病难,咱老百姓头上三座大山之两座呀!)。今天就先说说这事儿吧。
4
常局长书中第五辑是“变革即未来”,他一开始就提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009年,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上海第一次参加测试,就在阅读、数学、科学三个方面排名全球第一!美国“全国教育和经济研究中心”主席马克.塔克明确提出:要以上海教育作为标杆!
这消息太让人欢欣鼓舞了!俺中国人又一次让老美俯首称臣,让全世界仰视了!接下来
马克.塔克还研究了上海、芬兰、日本、新加坡、加拿大(五个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地域)的先进经验。
上海的经验有:制定清晰的改革目标、改革必须触及传统、明确“学”的重要性等等七条。
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我没亲自考察过。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是我长期科研合作的好伙伴,曾经与他们有较深入交往,所以我对芬兰的经验比较感兴趣。
在本书第五辑“芬兰教育成功的秘密”一节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芬兰的经验。芬兰采用了一整套与国际主流教育改革不同,却取得巨大成功的改革方式,被称为“芬兰道路”。他们的与众不同体现在五点:1、不推崇标准化教育,突出量身定做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学习方式。2、除了关注核心科目学习,更关注人格、道德特质等全方位发展。3、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鼓励教学中的冒险与创新精神。4、尊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呵护教师与和谐师生关系。5、建立责任与信任文化,看重和相信教师和校长的能力。
他们还提出了“教得愈少,学得愈多;考得愈少,学得愈多”的悖论。
这不就是《易经》中《乾卦》所描绘的一幅美妙图画,“见群龙无首吉”吗?这不就是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吗?这是多么令人憧憬的和谐社会与充满人情味的快乐教育啊!能做一个芬兰的教育工作者,能当一个芬兰的中、小学生是多么幸福啊!
5
几年前,我在芬兰和瑞典呆了一个月,考察了一些与医疗卫生、科研教育有关的问题。在芬兰,教师地位很高,小学老师就有3年本科、2年硕士学习经历,中学老师则有5年专业学习和1年教师培训经历。
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一个幅原辽阔,地大物博的世界强国,全国人口数却只有区区8百万,木有俺重庆市人口的四分之一,只相当于中国两、三个大县的水平吧?资源极其丰富,人口极其稀少,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政府官员清廉高效。据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全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
手头没资料,不知中国被评为清廉国家第几名?我只知道,俺家乡重庆,前些时候,好几家大医院的院长,一些中学、大学的校长,教育局、卫生局的处长、局长,都不幸被一只小小的苍蝇拍击中,跌落尘埃了。重庆是个直辖市,尚且“江南草长,群‘蝇’乱飞”,其它省市又如何?想到这里,我有些担心和惶惑了。这样的社会环境,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路在何方?全民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何时能真正赶上世界强国?
所以,读了芬兰的好经验,激动和感动之余,联想到家乡的现状,又不免有些怀疑:俺泱泱中国要学习它,似乎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
6
上海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标杆,更是中国其它地区学习的榜样。作为引领上海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军人物之一,常生龙局长的事迹已经传遍中华大地,引起广泛关注。他的知音好友、青年作家、女诗人夏花微尘,在她的新作《乌衣巷口夕阳斜---[世说新语]人物漫笔》中,为他写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致船长》,表达了教育界同仁对他的敬重和赞美:天地浩然气/人间壮志乡/渊渟百川汇/岳峙万鸿翔/旭日春波渌/玉兰寒雪香/谢安回棹罢/清气思甘棠。
我想,在中国的中学、大学校长、医院院长、教育局、卫生局局长中,如果能多几个像常局长那样:当中学老师——三尺讲台,放眼世界;当教育局长——改革领军,读书修行。恐怕离中华的教育和医疗系统改革成功之日也就不远了。
祝愿常生龙局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附:“海若9”先生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76445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