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的国家思考

标签:
基础教育装备建设转型发展工作重点ppl |
分类: 教育管理 |
出席11月30日全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的教育部负责同志有: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副司长杜柯伟,教育部基础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以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装备部门的有关同志。根据教育部职能调整方案,从2014年起,基础教育装备工作划归基础教育一司联系。
会上,王定华司长作了题为《努力开创我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入分析了面向2020年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从他的讲话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未来5年国家在基础教育装备建设方面的战略思考。
王定华指出,加强教育装备工作是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施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教育事业贯彻创新驱动战略、迈向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举措。
教育装备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装备工作支撑着学校面貌整体更新。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方面,教育信息化装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学校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二是装备工作支撑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了办学水平,提升了经费使用效益,弥补了师资力量不足,助力了均衡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三是装备工作支撑着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在支撑和服务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装备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应用方式不断改进。四是装备工作支撑着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装备配备的重点逐渐从理化生实验仪器,扩展到音乐、美术、科学、英语等课程,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五是装备工作支撑着行业自身改革重构。各地基本完成了教育装备工作的机构和职能调整工作,逐步从简单的仪器采购供应,发展为以采购供应为基础的保障、服务、引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职能,为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定华司长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基础教育装备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做好配备工作。健全装备标准,完善教育装备分类标准、配备标准、质量标准,鼓励各地健全本地标准。加强设施建设,统筹中央和地方与教育装备相关的资金和项目,科学配置装备,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需要。二是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区域内教育装备集中采购工作体系与机制、技术规范和专业规程,确保采购质量。构建质量体系,建立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学校的科学实验和论证机制,建设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推动全面应用。服务教育教学,推动教育装备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推行实验室、专用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提高教师水平,加强教师应用技能培训,开展教育装备应用与学科教学教研活动,推动实验管理、实验教学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四是增强创新能力。全方位推动基础教育装备领域的科学研究。探索社会联动,引导各方重视装备工作,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促进产品质量、生产采购等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开放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装备工作,推动教育装备对外开放合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十三五”即将起航之际召开的这次全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对未来五年教育装备工作的定位,将会积极引领各地教育装备的深化改革,助推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开展。